赋得纱灯
明 · 王世贞
谁剪纱为叶,翻怜玉作枝。
霜轻织女制,星散影娥池。
流黄动金缀,分红入翠卮。
灿烂欺萤耀,霏薄胜蛛丝。
还同瑟瑟幕,不掩丽娟姿。
霜轻织女制,星散影娥池。
流黄动金缀,分红入翠卮。
灿烂欺萤耀,霏薄胜蛛丝。
还同瑟瑟幕,不掩丽娟姿。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赋得纱灯》描绘了一幅精致而细腻的画面。首句“谁剪纱为叶”以设问起笔,引发读者对纱灯制作的好奇,暗示了工艺之巧;“翻怜玉作枝”则赞美灯枝如玉般温润,更显其华贵。接下来,“霜轻织女制”将织女的神话融入其中,增添了神秘色彩;“星散影娥池”则形容灯光在池中摇曳,如同星点洒落,富有动态美。
“流黄动金缀,分红入翠卮”进一步描绘灯穗上的装饰,金光闪烁,红绿相映,犹如流动的色彩进入翠绿色的酒杯,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诗人接着用“灿烂欺萤耀,霏薄胜蛛丝”来赞美纱灯的明亮与轻盈,比萤火虫更耀眼,比蛛丝更细薄,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还同瑟瑟幕,不掩丽娟姿”总结全诗,纱灯在黑夜中如同轻柔的帘幕,却无法掩盖其美丽的身影,展现出一种含蓄而优雅的魅力。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赞美了纱灯的工艺之美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