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三首(其一)
唐 · 杜甫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注释
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故:常常,频频。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象的诗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哲思。首句“断续巫山雨”以飘渺的雨景引入,给人一种时间断续、空间迷离之感。紧接着“天河此夜新”,则将视角转向星空,用“天河”指代银河,以此比喻诗人的心境和宇宙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内在的情愫。
第三句“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则突然转向缺乏明亮之物的情形。这里使用了“若”字,引出一种假设性情境,强调没有清澈山月的夜晚,会让人感到深沉的忧虑,甚至是生命的消逝与无常。"愁杀白头人"则将这种情感推向极致,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哀伤。
接下来的“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一句,则转入神秘与超自然的元素。在这里,“魍魉”通常指的是夜间作祟的鬼物,而“虾蟆”则是古代传说中能搬运月亮的动物。这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诡异而又动人的幻想空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宇宙奥秘的深刻感悟。
最后,“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则将视角拉回到个人情感与家园。这里的“故园”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安宁所在,而“北斗”则是导航的星辰,用以比喻诗人的内心导向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直指照西秦”,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一种精神的归宿与执着。
这首诗通过夜晚的雨、月亮、神秘生物以及星辰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宇宙、时间和生命的深刻体验,以及对于家园的无尽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