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立斋荔子楼韵
血气日以耗,话别难为情。
之子行迈迈,征车从仁兄。
闽岭在何处,目断遮行云。
素□播芳郁,丹荔尝鲜新。
重楼一以眺,千古乘桴心。
海风驾空来,徘徊振书襟。
遥知意轩豁,尘袂何由亲。
惟有清夜梦,栩栩踰南岑。
曜灵倏西迈,剥啄来嘉音。
见书如见面,瑰词袭鱼鳞。
朋友正欢慰,喜气腾家林。
呼童烹露芽,蟹眼时一斟。
是中有隽永,透入肝肠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离索:分离、孤独。忧患:忧虑和困苦。
血气:精力、体力。
行迈迈:远行的样子。
闽岭:地名,福建省的山岭。
素□:可能是指白色的花朵。
丹荔:红色的荔枝。
千古:千百年。
剥啄:形容敲门声。
鱼鳞:比喻文字排列有序。
隽永:意味深长。
翻译
我长久以来怀抱离别之苦,又加上了你所经历的忧虑困扰。我们的精力一天天消耗,说起分别更是难以言表。
你即将远行,乘坐的车辆跟随仁兄一同出发。
闽岭在何方,只能目送你,直到行云遮挡视线。
白色的花朵散发出芬芳,新鲜的荔枝等待品尝。
在高楼之上眺望,心中怀揣着千年的舟行梦想。
海风吹过,轻轻拂动我的衣襟,带来阵阵思绪。
我知道你心情开朗,但尘世间的亲近如何能实现。
只有在深夜的梦境中,你的身影栩栩如生越过南岭。
太阳快速西沉,带来了你的佳音,如同敲门声般悦耳。
读你的信件如同见到你本人,字句如瑰宝般排列有序。
朋友们正为你欢欣鼓舞,家中充满喜悦气氛。
唤来童子煮取清晨的露水,偶尔品饮一小杯。
这其中蕴含深远的意味,直透人心,深入骨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和立斋荔子楼韵》,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通过书信交流心意的喜悦。
"久抱离索,加子忧患薰。"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长时间承受着离别之苦和内心的忧虑,这种痛苦如同疾病般侵蚀着身心。
"血气日以耗,话别难为情。" 这里表达了离别带来的体力与精神上的消耗,以及想要表达的思念之情却又难以言传。
"之子行迈迈,征车从仁兄。闽岭在何处,目断遮行云。" 诗人通过对亲人远行的描写,表现了对远方亲人的不舍和牵挂,以及渴望见面的心情。
"素□播芳郁,丹荔尝鲜新。重楼一以眺,千古乘桴心。" 这里用到“素”、“□”等字词,可能是由于原文保存不完整造成的缺失,但从上下文来看,诗人在赞美某种花卉或事物,并通过这种美好的景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海风驾空来,徘徊振书襟。遥知意轩豁,尘袂何由亲。" 诗人借助自然风光的描写,以及对书信的抚摸,传递了远方亲人的心意交流和情感的相通。
"惟有清夜梦,栩栩踰南岑。曜灵倏西迈,剥啄来嘉音。" 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在清凉的夜晚通过梦境与远方亲人的思念交织,以及期待着美好的信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
"见书如见面,瑰词袭鱼鳞。朋友正欢慰,喜气腾家林。呼童烹露芽,蟹眼时一斟。是中有隽永,透入肝肠深。" 最后几句表达了通过书信与亲友的交流如同面对面的温暖和愉悦,以及这种情感的深刻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情感和书信往来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谊和思念之情,是一篇感情真挚、意境幽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