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借书柬衡甫赏析

借书柬衡甫

清 · 许传霈
针线压女红,斧锥资匠斲。
器利善事先,至理通乎学。
讲学在群书,梯航与辘轴。
舍此旧迹寻,歧途迷踯躅。
嗟我少失学,父书未能读。
缥缃飘劫灰,湖海走尘俗。
几处拥书城,心羡涎流角。
饷贫慨以慷,驱饥常缚束。
堪叹楮叶成,已尽易饘粥。
异书识纤微,天花眩眼目。
牛充梁栋高,蠡测山渊伏。
一知半解时,岁月逾匆促。
三来苕霅间,游忆髫龄熟。
桂堂许重登,天香犹馥郁。
施子真儒官,今雨旧雨续。
得钱便买书,插架签盈屋。
问难并析疑,取求快所欲。
帘燕静不嗔,河鼠饮满腹。
回首二十年,趋庭训闻独。
阶砌每徘徊,梦魂应来复。
袖卷晚归来,少年补未足。
荒草辟山蹊,暗室明椽烛。
故地逢故交,天与孤儿福。

鉴赏

这首诗《借书柬衡甫》是清代诗人许传霈的作品,通过诗中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诗的前半部分,作者以“针线压女红,斧锥资匠斲”起笔,以日常生活的工具比喻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了工具(即学习)对于技艺(即生活技能)的辅助作用。接着,“器利善事先,至理通乎学”进一步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好的工具(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完成任务,理解至理。

接下来,“讲学在群书,梯航与辘轴”则将学习比作攀登知识的阶梯和驾驭知识的车轮,形象地表达了通过广泛阅读和深入研究来获取知识的过程。然而,“舍此旧迹寻,歧途迷踯躅”则提醒人们,如果偏离了正确的学习路径,可能会迷失方向,陷入困境。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自述年轻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专心学习,书籍散失,生活困顿。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渴望知识,四处寻找书籍,甚至不惜牺牲物质需求来购买书籍。诗中提到“异书识纤微,天花眩眼目”,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和追求,以及对书籍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牛充梁栋高,蠡测山渊伏”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牛,虽不能支撑高大的梁柱,却能洞察深邃的知识海洋,暗示了作者虽然在某些方面能力有限,但在知识探索上却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度。

最后,“一知半解时,岁月逾匆促”表明了作者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时间飞逝,知识的积累也颇为迅速。诗的结尾部分,作者回忆起在苕霅间游历的时光,以及与友人的交往,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对学习过程的深刻体会以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经历中的挫折与坚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