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孙元京近以诗见示二首(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道岂与身穷,相逢两秃翁。
高怀真悃悃,薄艺愧空空。
同谷吟山雪,愚溪感候虫。
斯人何可作,尚获见馀风。
高怀真悃悃,薄艺愧空空。
同谷吟山雪,愚溪感候虫。
斯人何可作,尚获见馀风。
注释
道:人生的道路。岂:难道。
与:和。
身:自身。
穷:困厄。
两:两个。
秃翁:光头老翁。
高怀:高尚的胸怀。
真悃悃:真诚坦率。
薄艺:浅薄的技艺。
愧:感到。
空空:空虚。
同谷:同谷之地(地名)。
吟:吟咏。
山雪:山间的白雪。
愚溪:愚溪(地名)。
感:感叹。
候虫:季节变换中的小虫。
斯人:这样的人。
何:怎么。
可:可以。
作:消失。
尚:还。
见:感受。
馀风:遗风余韵。
翻译
人生的道路难道只因困厄而定,我们不期而遇的是两个光头老翁。他们胸怀高尚,真诚坦率,技艺却浅薄,内心感到空虚。
在同谷之地吟咏山间的白雪,愚溪边感叹季节变换中的小虫。
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轻易消失,还能让我感受到他的遗风余韵。
鉴赏
这首诗是方回在宋末元初时期所作,名为《赠孙元京近以诗见示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个人才艺的自谦与反思。
"道岂与身穷,相逢两秃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在困顿中的不离不弃,两位秃发的老者共同度过难关,凸显出友情的深沉和坚固。
"高怀真悃悃,薄艺愧空空" 这里展示了诗人的谦逊态度,他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比作高远而又真诚,但对于个人才能却感到不足,甚至有些自责,认为自己在艺术上没有做出更大的成就。
"同谷吟山雪,愚溪感候虫"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与朋友共同居住于山谷之中,以吟咏山间的雪花为乐;在愚溪旁边,他们共同体会到季节更迭时虫鸣的声音,显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斯人何可作,尚获见馀风"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即使是在困顿中,朋友依然能够保持其高洁品格,仍旧能感受到一些自然界的小确幸,这里指的是“馀风”,可能是指微小的、偶尔的好转局面。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友情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真诚与谦逊。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困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