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贡父西省种竹
旧德终呼名字外,后生谁续笑谈馀。
成阴障日行当见,取笋供庖计已疏。
白首林间望天上,平安时报故人书。
拼音版原文
(
)
(
)
注释
西掖:皇宫,这里指朝廷。刘郎:借指有德之人,可能暗指历史上某位种竹的官员。
旧德:指前辈的美德或德行。
后生:指年轻一代。
成阴:竹子长大后形成浓密的树荫。
取笋供庖:摘取竹笋用于烹饪。
白首:指年老。
平安时报:收到平安的消息。
故人书:老朋友的来信。
翻译
要知道皇宫里的安宁情况,记得刘郎当初种竹的情景。老一辈的美德超越了名利之外,年轻人谁能继承他们的谈笑风生。
竹子长大足以遮挡阳光的日子,应当会到来,但已经计划不足用来做菜肴。
在林间白发苍苍地遥望天空,期待着收到远方朋友报来的平安消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刘贡父西省种竹》。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怀旧和友情的诗篇。
“要知西掖承平事”,开头即设定了一个追忆往昔的情境,西掖可能是指一处特定的地点,而承平事则是在那里的某个和平时期发生的事情。诗人通过这种表达,展现了一种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渴望。
“记取刘郎种竹初”,这里的“刘郎”很可能是指苏轼的朋友或知己,而“种竹初”则是在回忆起他们共同种植竹子的场景。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品格高尚和坚韧不拔,因此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蕴含了对友情的赞美。
“旧德终呼名字外,后生谁续笑谈馀”,诗人提到旧时的情谊仍然被人所铭记,而现在的人们又在继续他们当年的欢乐交谈。这里表达了一种对朋友间深厚情感的怀念。
“成阴障日行当见,取笋供庖计已疏”,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渐渐阴沉,诗人提到即将可以看到竹笋长出,这是春天的一个标志。同时,“取笋供庖”则是一种生活中的平常活动,显示了对日常美好生活细节的留意。
“白首林间望天上”,诗人在苍翠的树林中仰望着天空,这里的“白首”意味着岁月的流逝和头发的斑白。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最后,“平安时报故人书”,在一个平静安宁的时候,诗人想要给旧友送去问候的消息。这不仅是对朋友的情感联络,也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和谐与平安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苏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他对友情、自然以及生命流逝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