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长沙道中新寒赏析

长沙道中新寒

明 · 苏葵
寒气如砭入客舟,芙蓉凋尽楚江愁。
朝吟尚拥公孙被,夜坐惟披晏子裘。
黄苇叶旁银露结,丹枫树杪火星流。
昨宵梦得西游路,玉垒峰前是益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长沙道上的新寒之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心境的交融。

首联“寒气如砭入客舟,芙蓉凋尽楚江愁”,开篇即以“寒气”点题,形象地将寒冷比作能刺入骨髓的利刃,生动地描绘出初冬时节的寒冷。接着,“芙蓉凋尽楚江愁”一句,借芙蓉凋零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内心的愁绪,楚江则为地点的指代,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哀愁的氛围。

颔联“朝吟尚拥公孙被,夜坐惟披晏子裘”,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清晨吟诵时的温暖与夜晚独坐时的孤寂。公孙被和晏子裘分别代表了温暖与节俭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黄苇叶旁银露结,丹枫树杪火星流”,转而描写自然景象,黄苇与银露、丹枫与火星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映射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尾联“昨宵梦得西游路,玉垒峰前是益州”,以梦境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憧憬与期待。玉垒峰作为地理标志,象征着旅途中的目标与希望,益州则是目的地的隐喻,体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面对新寒时节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