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迓宣谕中丞奉怀宋嗣宗
宋 · 喻良能
绣斧离朝右,羸骖走道周。
侵星宵不寐,曝日夕初休。
天地方炎暑,山林漫早秋。
广文官舍静,应念汗交流。
侵星宵不寐,曝日夕初休。
天地方炎暑,山林漫早秋。
广文官舍静,应念汗交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绣斧:官员出行时携带的装饰性斧头,象征权力。右:方位词,这里指离开朝廷。
羸骖:瘦弱的马。
走:行走,奔跑。
道周:道路周围。
侵星:拂晓时分。
宵不寐:整夜无法入睡。
曝日:暴露在阳光下。
夕初休:傍晚才稍作休息。
天地方:天地之间。
炎暑:酷热。
山林漫:山林中渐渐。
早秋:初秋。
广文官舍:古代官署名,这里指某官员的住所。
静:安静。
应念:应该想念。
汗交流:汗水交流,形容辛苦劳作。
翻译
绣斧离开朝廷,瘦弱的马匹在道路上奔跑。夜晚星空下难以入眠,白天烈日下才稍作休息。
天地间充满酷暑,山林中已显出初秋的气息。
广文官舍寂静无声,想必他正思念着汗水流淌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诗人迎接宣谕中丞时的场景和个人感受。"绣斧离朝右,羸骖走道周",通过"绣斧"和"羸骖"的形象,暗示了官员出行的庄重与旅途的艰辛。诗人深夜未眠,迎着星辰,白天则在烈日下奔波,展现了对职责的坚守和辛劳。
"天地方炎暑,山林漫早秋",点出立秋虽至,但天气依然酷热,只有山林间略显早秋的气息。这句寓言了官场的暑热与生活的不易,也暗含对清凉环境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广文官舍静,应念汗交流"收尾,表达了自己在宁静的官舍中,想到好友宋嗣宗可能也在经历同样的辛劳,不禁感同身受,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