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增城万寿寺乞取丫兰之作(其二)赏析

增城万寿寺乞取丫兰之作(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丹丘白水胜潇湘,最产丫兰茎叶长。
有地欲求香祖种,无金枉入女花乡。
皆知服媚尊王者,更喜栽培出上方。
及此秋分分数本,争贻野客作归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丹丘白水地区的独特景观,以丫兰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植物栽培的热爱。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丫兰与潇湘、女花乡等地进行比较,突出了丫兰的独特价值和魅力。

首句“丹丘白水胜潇湘”,直接点明了丹丘白水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之美,将其与著名的潇湘美景相提并论,暗示了此处景色同样迷人。接着,“最产丫兰茎叶长”则具体指出了丹丘白水的特色植物——丫兰,强调其生长茂盛的特点。

“有地欲求香祖种,无金枉入女花乡”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丫兰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其他地方花卉的不满足,说明了丫兰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这里通过“香祖”这一形象化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丫兰的香气与价值。

“皆知服媚尊王者,更喜栽培出上方”则从另一个角度赞美了丫兰,不仅因其香气迷人,更因其能够被尊贵的王者所喜爱,甚至可以作为珍贵的礼物赠予上层社会。这不仅体现了丫兰的社会地位,也反映了诗人对其价值的高度认可。

最后,“及此秋分分数本,争贻野客作归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秋分时节获取丫兰的种子,以便带回给远方的朋友或客人,共享这份自然之美。这种分享行为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丫兰的喜爱,也展示了他对友情和分享精神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丫兰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