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周子居幽居不遇赏析

周子居幽居不遇

明 · 王伯稠
寂寂柴门深自关,幽禽相唤语青山。
墙头含雨桃花色,半出青葱春树间。

拼音版原文

cháiménshēnguānyōuqínxiānghuànqīngshān

qiángtóuhántáohuābànchūqīngcōngchūnshùjiā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伯稠的《周子居幽居不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首句“寂寂柴门深自关”展现了周子居所处的环境,门扉紧闭,寂静无声,暗示着他的隐居生活和无人来访的现状。次句“幽禽相唤语青山”则通过山鸟的鸣叫,传递出一种空灵与自然的和谐,仿佛连鸟儿都在与他交谈,增添了生活的生气。

第三句“墙头含雨桃花色”,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桃花以含情脉脉的姿态,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盎然的气息。最后一句“半出青葱春树间”,进一步描绘了桃花在青翠的树丛中若隐若现,既显出春意盎然,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恬淡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周子居的幽居生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期待。

词语解释

柴门的意思:◎ 柴门 cháimén[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 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寂寂的意思:◎ 寂寂 jìjì[still;quietly;silently] 形容寂静寂寂人定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庭院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寂寂荒山...

墙头的意思:亦作“墻头”。1.围墙的上端。 唐 于鹄 《题美人》诗:“ 秦 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 宋 欧阳修 《斋宫感事寄原甫学士》诗:“曾向斋宫咏麦秋,緑阴佳树覆墙头。”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二百名弟兄架着长梯,呐喊着攻上墙头。”(2).墙上。 任光椿 《戊戌喋血记》第十三章:“他心潮未平,站起身来,取下墙头挂着的那把乌龙青霜剑,迈步向庭院中走去。”...

青山的意思:◎ 青山 qīngshān[green hill]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青葱的意思:[释义](形)形容植物浓绿,强调青得很有生气。 [构成]偏正式:青〔葱 [例句]青葱的草地。(作定语)〔同义〕青翠。...

桃花的意思: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

相唤的意思:(1).亦作“ 相叫 ”。拱手报名,行相见礼。俗称“唱喏”。 宋 周遵道 《豹隐纪谈》:“冬至后云: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 吴山 与 金奴 母子相唤罢,到里面坐定吃茶。”《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卯奴 道:‘我得这官人救我在这里。’婆婆与 宣赞 相叫。请婆婆吃茶。”《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我日里兀自见押司着了皂衫,袖着文字归来,老媳妇和押司相叫来。”(2).互相呼唤。 唐 韦应物 《听莺曲》:“东方欲曙花冥冥,啼鶯相唤亦可听。” 前蜀 毛文锡 ...

幽禽的意思:鸣声幽雅的禽鸟。 唐 贾岛 《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 宋 陆游 《西村》诗:“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高鶻有危栖,幽禽无俗哢。”...

桃花色的意思:粉红色。 南朝 陈 阴铿 《渡青草湖》诗:“ 沅 水桃花色, 湘 流杜若香。”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之十:“流水桃花色,春洲杜若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