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李璧山(其二)赏析

和李璧山(其二)

明 · 黄衷
最堪檐滴送歌声,五穗堂中乐五更。
秀句华霜交玉屑,新醅浓露注金茎。
松鳞阅世苍还古,石骨怜僧瘦且清。
满地绿阴春已暮,山林长愧负馀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首联“最堪檐滴送歌声,五穗堂中乐五更”,以檐滴声入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扬的氛围,仿佛在五穗堂中,时间随着歌声缓缓流淌,五更时分依然沉浸于音乐的海洋,流露出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秀句华霜交玉屑,新醅浓露注金茎”,通过“秀句”、“华霜”、“玉屑”、“新醅”、“浓露”、“金茎”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语言艺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秀美的诗句如同华霜与玉屑交织,新酿的酒液则在金茎上凝聚着露珠,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与生活雅致。

颈联“松鳞阅世苍还古,石骨怜僧瘦且清”,将自然界的松树与岩石拟人化,松树见证了世间的沧桑变化,依旧保持着古老的风貌;岩石则似乎对僧侣的清瘦与清高心生怜爱。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内心保持纯净与坚韧的重要性。

尾联“满地绿阴春已暮,山林长愧负馀生”,点出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有限。绿荫满地,春天已逝去,山林间弥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未能充分利用余生的自责。这一联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时间与人生的独特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与情感深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