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淡公(其五)
唐 · 孟郊
射鸭复射鸭,鸭惊菰蒲头。
鸳鸯亦零落,彩色难相求。
侬是清浪儿,每踏清浪游。
笑伊乡贡郎,踏土称风流。
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
鸳鸯亦零落,彩色难相求。
侬是清浪儿,每踏清浪游。
笑伊乡贡郎,踏土称风流。
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
注释
射鸭:射猎鸭子。菰蒲:水生植物,这里指代湿地。
零落:分散、稀疏。
乡贡郎:古代科举考试合格者,此处可能指代读书人。
丱角翁:童发未脱的老人,指年纪较大但头发仍未束起的人。
裹头:包头巾,此处可能象征着习俗或身份。
翻译
射鸭又射鸭,鸭子受惊飞过菰蒲丛。鸳鸯也零落,难以寻觅到它们的彩色身影。
我是生活在清波中的少年,常在清水中嬉戏游玩。
笑那乡贡郎,他在泥土中行走,自诩风流倜傥。
然而,为何那童发未脱的老翁,至死也不包头巾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开篇“射鸭复射鸭,鸭惊菰蒲头”两句,以猎鸭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接下来的“鸳鸯亦零落,彩色难相求”则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光鲜不再的情感。
中间四句“侬是清浪儿,每踏清浪游。笑伊乡贡郎,踏土称风流。”写诗人的自诩,自比为“清浪儿”,每次涉足都是在清澈的波涛之中,这里所谓的“清浪”象征着纯净无染的生活态度。而“笑伊乡贡郎,踏土称风流”则是对诗人超脱尘俗、自得其乐的一种赞美。
最后两句“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涯的坚持,即使到了老年,也依然不愿意束缚自己的头颅。这一系列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和艺术追求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