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来将军括苍送行诗卷赏析

题来将军括苍送行诗卷

宋末元初 · 方回
将军从元戎,六年守襄阳。
大小百馀战,裂衣裹金疮。
相逢说往事,须髯犹奋张。
岁晚不得志,巡逻分穷乡。
穷乡民不多,诗书间耕桑。
古不识兵火,承平异边方。
一朝六鳌抃,罅隙疏堤防。
有盗黠如鼠,有吏贪如狼。
将军手拊摩,不忍斧斫伤。
一语对曲直,冷泉解沸汤。
去著来时袍,萧然无装囊。
但有送行诗,至今犹珍藏。
壮士困资格,逆旅悭赍粮。
况又颇抱病,新添满颐霜。
万人为翰墨,无一曹思王。
万人握干殳,无一关云长。
幸而一有之,时论纷臧仓。
恨不酾斗酒,与公歌慨慷。
将军未五十,意气摩穹苍。
春鸿定决起,天骥终高骧。

注释

将军:指领兵的将领。
元戎:主将。
襄阳:地名,古代战略要地。
裂衣:撕破衣服。
金疮:创伤。
须髯:胡须。
奋张:挺立。
巡逻:来回巡查。
穷乡:偏远乡村。
耕桑:农耕和养蚕。
兵火:战争。
承平:太平时期。
六鳌:神话中的海中大龟。
抃:翻腾。
黠:狡猾。
狼:比喻贪婪的人。
拊摩:抚摸。
斧斫:砍杀。
曲直:是非。
冷泉:冷水。
沸汤:热水。
袍:袍子。
装囊:行李袋。
送行诗:送别的诗歌。
资格:限制。
悭:吝啬。
颐霜:面颊上的皱纹。
翰墨:书法和文章。
曹思王:深思熟虑的人。
干殳:古代兵器。
云长:关羽的别称。
时论:世人评论。
臧仓:形容意见分歧。
酾:斟酒。
歌慨慷:慷慨高歌。
摩穹苍:直冲云霄。
春鸿:春天的大雁。
天骥:天马。

翻译

将军跟随主将,六年驻守襄阳。
经历大小百战,撕破衣服包扎伤口。
相遇时谈论过去,胡须仍显刚毅。
晚年不得志,巡逻于偏僻乡村。
乡村人丁稀少,农耕读书交错。
古人不知战乱,这里和平异于他乡。
一旦危机来临,堤防疏忽被攻破。
狡猾的盗贼像鼠,贪婪的官吏似狼。
将军亲手抚慰,不忍心砍杀他们。
一句公正评判,如同冷水消解热汤。
离开时身穿旧袍,简朴无多余行囊。
只有送别诗留存,至今仍被珍藏。
壮士受制于规则,旅途缺乏资助。
何况身患疾病,双颊新增皱纹。
万人皆为文墨,无人能比你思虑深远。
万人皆握武器,无人能及关羽英勇。
幸好仍有这样的人,世人的评价褒贬不一。
遗憾不能共饮一斗酒,为你慷慨高歌。
将军年纪未满五十,意气飞扬直冲云霄。
春天的大雁定会振翅高飞,天马终将昂首疾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六年守卫襄阳,历经百余战役,身负金疮的英勇形象。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当前困境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将军不遇时运、壮志未酬的深切同情。

诗中的“相逢说往事,须髯犹奋张”表现了将军与旧友重逢时,回忆过去战争中英勇奋战的情景。然而岁月匆匆,壮志未酬,只能在穷乡巡逻,感慨万分。

“古不识兵火,承平异边方”一句,揭示了和平年代的人们对于战争的无知与恐惧。接着,“一朝六鳌抃,罅隙疏堤防”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事频仍、国境不固的情状。

将军面对内忧外患,心怀仁慈,不忍加害于人,但又不得不坚守职责。诗中“一语对曲直,冷泉解沸汤”透露出将军的智慧与宽厚。

末尾几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将军壮志难酬、身处困境的无限感慨,以及对友情和忠义的珍视。整首诗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事实,勾勒出一位不幸将军的悲剧性命运,同时也反映了战乱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个体的无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