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师乱后还山奉寄(其一)
清 · 陶式玉
山鬼冯人技易穷,方知万事属天公。
兴亡满眼归辽鹤,得失无心老塞翁。
牙轴尚存供炳烛,玉台重整试飞蓬。
书生枉下昭陵泪,尘土何曾浣太空。
兴亡满眼归辽鹤,得失无心老塞翁。
牙轴尚存供炳烛,玉台重整试飞蓬。
书生枉下昭陵泪,尘土何曾浣太空。
鉴赏
这首诗《牧师乱后还山奉寄(其一)》由清代诗人陶式玉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首联“山鬼冯人技易穷,方知万事属天公”,以“山鬼”象征自然界的力量,暗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引出“万事属天公”的观点,即世间万物皆由天命决定,人无法掌控一切。这一联揭示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深刻理解与接受。
颔联“兴亡满眼归辽鹤,得失无心老塞翁”,运用典故,将“辽鹤”比喻为历史的变迁,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则寓指人生的得失往往难以预料,即使在兴衰更替中,也应保持淡然的心态。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与接受。
颈联“牙轴尚存供炳烛,玉台重整试飞蓬”,以“牙轴”和“玉台”象征历史的记录与传承,暗示尽管历史的痕迹可能被时间侵蚀,但它们依然能够照亮未来的道路。同时,“试飞蓬”则寓意着对未来的探索与希望,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不放弃追求与梦想。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人类精神不灭的信念。
尾联“书生枉下昭陵泪,尘土何曾浣太空”,以“书生”自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哀悼之情,认为他们的泪水无法洗涤历史的尘埃,暗示历史的沉重与不可改变。这一联深化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个人情感与历史洪流之间关系的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历史深远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