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虎丘访居士贞赏析

虎丘访居士贞

明 · 王稚登
芳日俄逢谷,空山未见花。
因过处士宅,宛是野僧家。
古井春无水,衡门晚带霞。
釜鱼君莫叹,卜岁正盈车。

拼音版原文

fāngéféngkōngshānwèijiànhuā

yīnguòchùshìzháiwǎnshìsēngjiā

jǐngchūnshuǐhéngménwǎndàixiá

jūntànsuìzhèngyíngchē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虎丘访居士贞》描绘了春天探访友人居士时的景象。首句“芳日俄逢谷”写出了春光正好,诗人意外地在山谷中遇见了友人,而“空山未见花”则暗示了环境的清幽和春花尚未盛开。接着,“因过处士宅,宛是野僧家”表达了诗人对居士生活环境的惊叹,仿佛身处远离尘世的隐者之境。

“古井春无水,衡门晚带霞”进一步描绘了居所的简朴与宁静,古井在春天里没有水,衡门(简陋的门)在傍晚时分映照着晚霞,增添了诗意的氛围。最后两句“釜鱼君莫叹,卜岁正盈车”以幽默的方式劝慰友人,即使生活简朴如煮鱼,但新的一年丰收在望,寓意吉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劝慰,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欣赏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词语解释

卜岁的意思:在一年的开始占卜全年的吉凶。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六:“ 楚 俗,过元夕第三夜,多以更阑时微行听人语言,以卜一岁之通塞。”《宋史·乐志七》:“卜岁之初,我迎春祗。”...

处士的意思:(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后汉书·方术传论》:“ 李固 、 朱穆 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 谢公 霖雨苍生望,失笑 东山 处士多。”(2).星名。即少微星。《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参见“ 少2微 ”。...

釜鱼的意思:见“ 釜中之鱼 ”。...

古井的意思:(1). 唐 孟郊 《列女操》:“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后因以“古井”比喻寂然不为外物所动之心。尤多用于守寡不嫁的妇女。 宋 苏轼 《临江仙》词:“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元 杨维桢 《漫兴》诗之三:“生来不识古井怨,唱得 后主 《后庭花》。” 鲁迅 《坟·寡妇主义》:“个个心如古井,脸若严霜。”(2).喻指富孀和有私蓄的妓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路上行人,都嘖嘖称羡,都説不料这个古井叫他淘着……后来问了旁人,才知道凡娶着不甚正路的妇人--如妓女、寡妇之...

过处的意思:(1).过片,从词的上片转入下片的地方。 元 范梈 《木天禁语》:“过处用两句,一结上,一生下,为最难,非老手非易了也。”《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过处第五句道:‘数声呜咽去青霄’,偷了 朱淑贞 作《雁》诗中第四句。”(2).经过之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风过处惟闻兰麝香。”《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只听那阵风头过处,把房门上那个门帘刮得臌了进来。”...

衡门的意思:(1).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朱熹 集传:“衡门,横木为门也。门之深者,有阿塾堂宇,此惟横木为之。”《汉书·韦玄成传》:“圣王贵以礼让为国,宜优养 玄成 ,勿枉其志,使得自安衡门之下。” 颜师古 注:“衡门,谓横一木於门上,贫者之所居也。” 郁达夫 《木曾川看花》诗:“原野青青春事繁,鸣禽诱我出衡门。”(2).借指隐者所居。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尔乃潜隐衡门,收朋勤诲,童蒙赖焉,用袪其蔽。”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诗:“寝跡衡门下,邈与世...

空山的意思: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 李攀龙 《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僧家的意思:(1).僧人,和尚。 唐 崔峒 《题崇福寺禅师院》诗:“僧家竞何事,扫地与焚香。”《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色中饿鬼是僧家,尼扮繇来不较差。”《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就是我们僧家赚个几百钱香钱,也化的是十方施主的,没化你的!”(2).指僧院。 唐 韩愈 《题秀禅师房》诗:“桥夹水松行百步,竹牀莞席到僧家。” 唐 白居易 《僧院花》诗:“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野僧的意思:(1).山野僧人。 唐 张籍 《赠王秘书》诗:“身屈祗闻词客説,家贫多见野僧招。” 宋 吴聿 《观林诗话》卷二:“新成文刻在,往事野僧传。”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2).为僧人自谦之称。 唐 皎然 《戏题》诗之一:“时人不解野僧意,归去溪头作鸟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