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耕读遗民为富溪宗人彦旻赋赏析

耕读遗民为富溪宗人彦旻赋

明 · 程敏政
鸡峰渺何许,下有衡门翁。
朝耕事拮据,夜读如颛蒙。
不慕万钟禄,安此一亩宫。
逍遥斯世间,绰有先民风。
北顾仰莘野,南征忆隆中。
躬稼乐古道,致主成元功。
圣贤今已远,出处孰可同。
洁身爱徐君,遗安得庞公。
毛发久云变,儿孙亦成丛。
代耕复胜读,世态从污隆。
恒产蔚有秋,陈编浩无穷。
何当挟册往,一与歌年丰。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耕读遗民为富溪宗人彦旻赋》描绘了一位隐居山野、勤于耕读的士人形象。诗中的"鸡峰渺何许"以鸡峰山的渺远起笔,引出主人公在衡门下的简朴生活。他早出晚归,勤劳耕作,夜晚则如古代的蒙昧学者般苦读。他不贪求高官厚禄,满足于一亩田地的宁静生活,体现出先民的逍遥风范。

诗人借景抒怀,北望莘野,南思隆中,表达了对古代圣贤躬耕乐道、致君泽民精神的敬仰。然而,他也感叹圣贤之道已远,个人的出处选择难以与古人相提并论。他以洁身自好、避世自安的徐君和庞公为榜样,感慨岁月流转,家族繁衍。

诗中提到,耕作甚至比读书更能带来内心的满足,反映出他对世态变迁的理解。他期待着能带着书籍,与宗人彦旻共享丰收的喜悦,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耕读生活,寓含了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和对现实社会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