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县斋有古松一株见而叹之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古松一树愁拘束,生长县斋非空谷。
贪与仙人吏隐同,女萝亦免樵苏辱。
臃肿偏多鳞甲开,知是龙身不敢触。
枝柯多节或空心,膏流未免因肥沃。
官閒一日三摩娑,自汲寒泉与洗浴。
松花春熟入怀香,黄多绝胜金如粟。
贪与仙人吏隐同,女萝亦免樵苏辱。
臃肿偏多鳞甲开,知是龙身不敢触。
枝柯多节或空心,膏流未免因肥沃。
官閒一日三摩娑,自汲寒泉与洗浴。
松花春熟入怀香,黄多绝胜金如粟。
鉴赏
此诗以古松为题,借物抒情,描绘了古松在县斋中孤独而又坚韧的形象。首句“古松一树愁拘束”,以拟人手法,赋予古松以情感,表现其虽生长在县斋,却仿佛被某种束缚所困扰。接着,“生长县斋非空谷”一句,对比县斋与空谷,强调了古松所处环境的独特性。
“贪与仙人吏隐同,女萝亦免樵苏辱”两句,进一步描绘古松与仙人、女萝(一种藤本植物)相伴,远离尘世的劳苦,表达了对古松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接下来,“臃肿偏多鳞甲开,知是龙身不敢触”则通过想象古松可能蕴含着龙的灵性,既表现出对古松生命力的赞叹,也暗含着对其潜在力量的敬畏。
“枝柯多节或空心,膏流未免因肥沃”两句,描述了古松的形态特征,既有曲折的枝干,也有空心的结构,同时指出其汁液的流淌可能是由于土壤的滋养。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寓意着生命的力量和成长的不易。
最后,“官闲一日三摩挲,自汲寒泉与洗浴。松花春熟入怀香,黄多绝胜金如粟”四句,写出了诗人对古松的喜爱之情。他亲自为古松浇水,享受着松花带来的香气,将之比作胜过黄金的粟粒,表达了对古松的珍视和赞美。整首诗通过对古松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