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思九歌(其三)
明 · 湛若水
我所思兮在武夷,线天路上行人稀。
九曲棹歌声韵微,齐语楚语群咻之。
予将欲往亮非远,九十出门行杖藜。
九曲棹歌声韵微,齐语楚语群咻之。
予将欲往亮非远,九十出门行杖藜。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创作,名为《九思九歌》的第三篇。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武夷山的向往与探索,以及在前往武夷山途中的所见所感。
首句“我所思兮在武夷”,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武夷山的向往之情。接着,“线天路上行人稀”描绘了一条通往武夷山的崎岖山路,人迹罕至,显得格外幽静与神秘。
“九曲棹歌声韵微”则将视线转向武夷山的九曲溪,溪流蜿蜒曲折,舟行水上,船夫的歌声轻柔而悠扬,似乎与溪水的潺潺声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齐语楚语群咻之”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不同方言的交织,仿佛是山间的一场自然的音乐盛宴。
最后,“予将欲往亮非远,九十出门行杖藜”表达了诗人即将启程前往武夷山的决心,虽然路途遥远,但只要迈出第一步,便已踏上了旅程。手持拐杖,既是对旅途艰辛的准备,也是对自然挑战的勇气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探索精神,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