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龟堂即事四首(其二)
宋 · 陆游
踯躅花开照眼明,缓扶藤杖绕廊行。
流年又见一春过,苦雨略无三日晴。
觅句未应妨熟睡,漱泉聊足解馀酲。
鹿麛雉子常追逐,谁识山翁及物情。
流年又见一春过,苦雨略无三日晴。
觅句未应妨熟睡,漱泉聊足解馀酲。
鹿麛雉子常追逐,谁识山翁及物情。
注释
踯躅:形容花开繁多,行走缓慢的样子。藤杖:拐杖,由藤条制成,用于支撑行走。
流年:指岁月,时间流逝。
苦雨:形容连绵阴雨,给人带来愁苦。
觅句:寻找诗句,指创作或吟诗。
熟睡:深度睡眠。
馀酲:酒后的困倦。
鹿麛:小鹿,幼鹿。
雉子:野鸡,幼雉。
山翁:隐居山中的老者。
翻译
盛开的花朵映入眼帘,我缓缓地扶着藤杖在走廊上漫步。又是一年春天过去,连绵的苦雨几乎没有三天放晴。
寻找诗句并不妨碍我熟睡,漱口的清泉足以让我消除酒后的困倦。
小鹿和野鸡常常互相追逐,又有谁能理解山翁与自然的亲近之心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暮春时节在龟堂的生活情景。"踯躅花开照眼明",以鲜艳的踯躅花盛开映衬出明亮的春光,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缓扶藤杖绕廊行",诗人步履轻缓,手扶藤杖,悠然漫步,流露出老者的闲适与从容。
"流年又见一春过",感慨时光荏苒,春去春回,诗人感叹岁月如梭。"苦雨略无三日晴",则点出春季多雨的特点,暗示了生活的不易和内心的忧虑。
"觅句未应妨熟睡,漱泉聊足解馀酲",诗人虽年迈但仍保持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即使需要小憩也不忘寻找灵感;漱口的清泉则为他驱散了些许疲惫,体现了他的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鹿麛雉子常追逐,谁识山翁及物情",通过描绘鹿群和野鸡的自然活动,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超脱世俗,享受田园生活的恬淡心境。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晚年的闲适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