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其一)赏析

发岐亭宿故镇三首(其一)

宋 · 张耒
我别竟陵时,楚稻如碧丝。
秋风发齐安,稻穗如植旗。
流年去荏苒,客路何逶迤。
弛担终未卜,永负山中期。

注释

竟陵:地名,位于今湖北。
楚稻:楚地的稻谷。
碧丝:翠绿色的稻穗比喻。
齐安:古代地名,今湖北黄冈一带。
植旗:形容稻穗密集如旗帜。
流年:光阴流逝。
荏苒:形容时间过得快。
客路:旅途。
逶迤:蜿蜒曲折。
弛担:放下担子,指结束劳作。
永负:永远怀着。
山中期:山中的期望或归期。

翻译

当我离开竟陵的时候,那里的稻谷绿得像碧玉的丝线。
秋风吹过齐安,稻田像插满了旗帜般壮观。
时光匆匆流逝,旅途漫长而曲折。
放下担子的未来仍不明朗,我永远怀着未能实现山中归期的遗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别离时的情景。"我别竟陵时,楚稻如碧丝"表达了秋天稻谷成熟的景象,其中“楚稻”指的是南方的水稻,而“碧丝”则形容其色泽鲜明,如同碧绿色的丝线。"秋风发齐安,稻穗如植旗"进一步描绘了秋风中的稻穗,如同立在田野中的一面面旗帜。

接下来的两句"流年去荏苒,客路何逶迤"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旅途的艰辛。"弛担终未卜,永负山中期"则是诗人对于未能实现承诺或目标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某种期待的持久承载。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通过秋天的景象和个人旅途中的感受,抒发了对时间流逝、旅途艰辛以及未达成愿望的深刻情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