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竹枝词三首(其三)
清 · 张廷寿
一声山子怨婆娑,婉娩春光可奈何。
未忍匆匆竟归去,半山亭上买多罗。
未忍匆匆竟归去,半山亭上买多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竹子在春光中的哀怨情态,充满了淡淡的忧愁与不舍。诗人以“山子”这一形象,赋予竹子以生命,使其仿佛在为春天的短暂而感伤。通过“婆娑”一词,生动地展现了竹子随风摇曳的姿态,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
“婉娩春光可奈何”,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即将消逝的无奈与惋惜。春光虽美,却总是短暂,这句诗将自然界的更迭与人生的无常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深思。
“未忍匆匆竟归去”,流露出一种留恋与不舍的情感。即使知道春天终将过去,竹子仍不愿匆匆离去,这不仅是对春天的依恋,也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
“半山亭上买多罗”,这里的“买多罗”可能是指在半山亭上观赏或购买某种与春天相关的物品,如花朵或果实。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不仅仅在于自然景观,更在于人们与之互动的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竹林的动人景象,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