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台则上人还浙东
宋 · 苏庠
溪南溪北鸟啼处,树头树底梅已空。
绝叹不如木上座,伴君千叠夕岚中。
绝叹不如木上座,伴君千叠夕岚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与禅宗的静谧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学的深刻感悟。
首句“溪南溪北鸟啼处”,以鸟鸣声起笔,营造出春日清晨的生机勃勃,溪流两岸,鸟儿欢歌,一片和谐景象。接着,“树头树底梅已空”一句,转而描绘了梅花凋零的景象,虽是惋惜之语,却也暗含着对生命轮回、自然更迭的感慨。
“绝叹不如木上座,伴君千叠夕岚中。”这两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生活深深的向往和敬仰。木上座,即指禅师,他们远离尘嚣,与山林为伴,与自然共舞,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让诗人深感钦佩。诗人希望像禅师一样,能够在千叠的晚霞中与自然和谐相处,体验那份宁静与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的繁华与禅宗生活的静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