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堤诗(其七)
明 · 释今无
已分僧俗路,难爱浅深田。
石破通山气,风吹入海烟。
乞人移树色,借贷散工钱。
抱膝吾还乐,艰难过六年。
石破通山气,风吹入海烟。
乞人移树色,借贷散工钱。
抱膝吾还乐,艰难过六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释今无在明末清初筑堤时的内心感受与生活状态。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筑堤过程中的自然景观与社会生活场景。
首句“已分僧俗路”,点明了诗人作为僧人的身份,与世俗之路有所区分,暗示了其内心的超脱与对尘世的淡泊。接着,“难爱浅深田”则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疏离感,进一步强调了与世俗的隔阂。
“石破通山气,风吹入海烟”两句,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筑堤过程中与自然界的互动。石头被打破,释放出山间的气息,风将这些气息吹向大海,形成烟雾缭绕的景象,既表现了劳动的艰辛,也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
“乞人移树色,借贷散工钱”则转向了社会层面,描述了劳作之余,帮助贫困者的情景。乞人因筑堤而改变了周围的树影,体现了劳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同时,诗人通过借贷来发放工钱,展现了其对底层劳动者的关怀与同情。
最后,“抱膝吾还乐,艰难过六年”表达了诗人面对艰苦生活的乐观态度。尽管筑堤过程充满挑战,但诗人依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僧侣的修行生活,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即在艰难困苦中寻找快乐,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