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魏少府破屏风
乍通宵案烛,不掩午堂钟。
射雀犹存影,弹蝇已失踪。
勿言新可代,官冷若为供。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柳应芳的《题魏少府破屏风》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沧桑的画面。首句“依倚忘年岁”表达了主人公沉浸于屏风破败中的岁月遗忘,可能暗示着他对旧时光的追忆。次句“中伤冀尔容”则透露出对屏风昔日华美容貌的惋惜和怀念。
“乍通宵案烛,不掩午堂钟”两句通过夜晚案头孤灯与白天堂上钟声的对比,展现出时光流转和生活的变迁,暗示屏风虽破,但曾是日常活动的重要见证。
“射雀犹存影,弹蝇已失踪”进一步描绘了屏风上的图案或装饰物,雀鸟的影子尚在,而曾经驱赶苍蝇的细节却已消失不见,寓言了世事无常。
最后两句“勿言新可代,官冷若为供”揭示了诗人的情感核心,他感慨屏风虽旧,但其承载的历史和情感无法被新的事物轻易替代,即使屏风已破,其冷寂的存在仍仿佛有所寄托,反映出对过去的珍视和对当下官场冷清的感叹。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屏风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人事更迭、时光流逝的深沉思考。
词语解释
年岁的意思:[释义](1) (名)年纪;着重指年数较多。他上了年岁;走路很慢。(作宾语) (2) (名)年代。 [构成]并列式:年+岁...
若为的意思:(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沉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
射雀的意思:(1).谓射术高超。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羿 ﹞与 吴贺 北游, 贺 使 羿 射雀, 羿 曰:‘生之乎,杀之乎?’ 贺 曰:‘射其左目。’ 羿 引弓射之,误中右目,抑首而愧,终身不忘。故 羿 之善射,至今称之。”《北史·魏河南王曜传》:“尝射雀於 道武 前,中之,帝惊嘆焉。”(2).指射屏事。 清 秋瑾 《精卫石》第三回:“原来射雀乘龙选,无端中入 苟 家门。”参见“ 射屏 ”。...
失踪的意思:◎ 失踪 shīzōng[be missing] 不见踪迹,多指人的下落不明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孔乙己》...
通宵的意思:[释义](名)整夜:~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构成]偏正式:通(宵 [例句]小张干了一个通宵。(作宾语)...
忘年的意思:(1).忘记年月。《庄子·齐物论》:“忘年忘义,振於无竟。” 成玄英 疏:“夫年者,生之所禀也,既同於生死,所以忘年也。” 唐 元结 《无为洞口作》诗:“洞旁山僧皆学禪,无求无欲亦忘年。” 清 李世熊 《独松》诗:“上友不羈云,下友忘年石。”(2).不拘年龄、行辈、以德才相敬慕。《初学记》卷十八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禰衡 有逸才,少与 孔融 交。时 衡 未满二十,而 融 已五十,敬 衡 才秀,忘年殷勤。”《北史·序传》:“ 宽 当时位望,又与 大师 年事不侔,初见,言未及终,便改容加敬……每...
依倚的意思:倚靠;依傍。 汉 王充 《论衡·论死》:“秋气为呻鸣之变,自有所为。依倚死骨之侧,人则谓之骨尚有知,呻鸣於野。” 唐 张籍 《征妇怨》诗:“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清 孙枝蔚 《归来》诗:“依倚诸有位,不如为农商。”...
中伤的意思:◎ 中伤 zhòngshāng[slander;malign;calumny;vilify] 诬陷或恶意造谣,旨在毁坏人的名誉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后汉书·杨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