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离席座上尽江浙人感而留赠
清 · 戴亨
江左山阴道路赊,一尊邂逅聚天涯。
最怜满座思归客,翻送愁人远去家。
细雨深孤新菡萏,离筵惭对野榴花。
欲知别后相思处,班马嘶风落日斜。
最怜满座思归客,翻送愁人远去家。
细雨深孤新菡萏,离筵惭对野榴花。
欲知别后相思处,班马嘶风落日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辽东离席上,聚集的都是来自江浙的人们,他们因情感而选择留下。诗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相聚的喜悦交织的情绪。
首句“江左山阴道路赊”,以“江左”点明地点,暗示离别之地的遥远,而“山阴”则为聚会的背景,营造出一种山水相依的意境。接着,“一尊邂逅聚天涯”描绘了偶然相遇的情景,将人们从各自的生活轨迹中汇聚到一起,形成了一幅天涯共聚的画面。
“最怜满座思归客,翻送愁人远去家。”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聚会中的情感核心——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即将分别的愁绪。诗人通过“思归客”和“愁人”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离别之痛,同时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细雨深孤新菡萏,离筵惭对野榴花。”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细雨中的荷花显得格外孤独,而离别宴上的野榴花却让诗人感到羞愧,仿佛是在责备自己为何在此时此刻还要面对离别。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而富有层次。
最后,“欲知别后相思处,班马嘶风落日斜。”这两句以问句的形式结束,预示着离别之后的相思之情将如班马嘶鸣般在风中回荡,直至夕阳西下。这种对未来相思的预想,不仅深化了主题,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离别以及思念的独特感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