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汾水闻邻舟琵琶(其五)
明 · 梁以壮
花丛夜合恐惊残,似向相思一树弹。
春恨肯埋洲上井,鹅黄小袖不知寒。
春恨肯埋洲上井,鹅黄小袖不知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泊于汾水边,邻舟传来琵琶声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描绘。
首句“花丛夜合恐惊残”,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夜合花(一种夜间开放的花朵)拟作害怕被琵琶声惊扰的女子,形象地表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琵琶声的悠扬。这里的“恐惊残”不仅指花朵可能因声音而凋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敏感与脆弱,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
次句“似向相思一树弹”,将琵琶声比作是对相思之情的倾诉,仿佛在向一棵树诉说心中的思念。这里不仅描绘了音乐的美妙,更寄托了诗人对远方或已逝之人的深深怀念,情感丰富而深沉。
第三句“春恨肯埋洲上井”,通过“春恨”二字,点明了季节与情感的关联,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中蕴含着难以言说的忧愁。而“肯埋洲上井”则是一种反问,似乎在说,这春日的忧愁怎么可能轻易被遗忘,就像洲上的井水,深藏不露却永远存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忧愁的深刻感受和难以释怀的情绪。
最后一句“鹅黄小袖不知寒”,以“鹅黄”形容琵琶声的柔和与温暖,仿佛是轻柔的鹅黄色小袖,为寒冷的夜晚带来一丝温暖。然而,“不知寒”三字又巧妙地揭示了音乐虽能暂时抚慰心灵,但无法真正驱散内心的寒冷,隐含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面对夜晚、音乐、季节变化以及内心情感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