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亥长至前五日举第三子有作(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弥月当冬仲,欢闻堕地声。
雷先三日复,龙以一阳生。
亚岁逢佳节,高堂与小名。
双珠多一颗,掌上有光荣。
雷先三日复,龙以一阳生。
亚岁逢佳节,高堂与小名。
双珠多一颗,掌上有光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冬至前五天,诗人迎来了第三个儿子的喜悦之情。首句“弥月当冬仲”点明时间背景,即在十二个月份中,冬至处于中间位置,此时月满,预示着团圆和丰盈。接着,“欢闻堕地声”直接表达了新生儿降生时全家的欢愉之情。
“雷先三日复,龙以一阳生”这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象征,雷声预示着新生事物的开始,而“一阳生”则代表了生命力量的复苏,暗喻新生命的到来为家庭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亚岁逢佳节,高堂与小名”进一步描述了这个特殊时刻的家庭氛围,不仅逢年过节,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新生之日,老人(高堂)与孩子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最后,“双珠多一颗,掌上有光荣”以比喻的手法,将孩子比作珍贵的珍珠,增添了家庭的光彩。这不仅是对新生命降临的赞美,也是对未来家庭幸福美满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新生命给家庭带来的喜悦与希望,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亲情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