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闰秋十二夜宿胜力寺看月(其二)赏析

闰秋十二夜宿胜力寺看月(其二)

明 · 凌义渠
如伴一峰宿,众峰尽悄然。
此时下界望,梦梦即高天。
佛火青留壁,松风冷触泉。
推窗心忽动,惝恍在层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闰秋十二夜,在胜力寺中宿夜时所见之月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如伴一峰宿”,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峰拟作陪伴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与山峰共宿的情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接着,“众峰尽悄然”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此刻山间的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夜晚的宁静之中。

“此时下界望,梦梦即高天”,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凡尘的感觉。诗人从山中俯瞰人间,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梦幻般体验,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高远的天空之中,与世隔绝,达到了心灵上的自由与解脱。

接下来,“佛火青留壁,松风冷触泉”两句,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中的庄严与清冷。佛火的微光在墙壁上留下痕迹,既象征着信仰的光芒,也暗示了内心的光明;而松风拂过泉水,不仅带来了清凉,也带来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推窗心忽动,惝恍在层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触动与觉醒。推开窗户的一瞬间,诗人的心灵仿佛被某种力量唤醒,意识到了自己与自然、与宇宙之间的联系,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与宽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和精神升华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