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如老
吾人虽晚接,一笑盖已倾。
我老未闻道,意行堕沟坑。
逢人得推骂,知非愧平生。
世乱识真态,涂穷见真情。
曳杖扣禅扃,撞钟听靴鸣。
小窗风雨夜,对此一榻横。
吾身如木偶,春至不复荣。
岂无三宿恋,天雨方流行。
去去得首邱,归田克残更。
鉴赏
这首诗《别如老》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通过诗中的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同舟无胡越,四海皆弟兄”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在同一条船上航行,无论来自何方,都能成为彼此的兄弟。这种超越地域和民族界限的友情,体现了诗人对人间真情的赞美。
接着,“吾人虽晚接,一笑盖已倾”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的相遇虽晚,但初次见面便能产生深厚的友谊,一个微笑就能让彼此的心灵相通。这反映了诗人对真诚友谊的向往和珍惜。
“我老未闻道,意行堕沟坑”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岁渐长,仍未领悟人生真谛的感慨,仿佛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慎跌入了困境。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我成长和追求真理的反思。
“逢人得推骂,知非愧平生”表明诗人面对世人的误解和批评,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羞愧。这体现了诗人勇于自省和改正的态度。
“世乱识真态,涂穷见真情”进一步强调了在动荡的时代中,人们的真实情感和本性更容易显现出来。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
“曳杖扣禅扃,撞钟听靴鸣”描绘了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通过与僧侣的交流和寺庙的钟声,寻找内心的平静。这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小窗风雨夜,对此一榻横”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窗前,面对着窗外的风雨,内心却显得格外平静。这一场景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意境。
“吾身如木偶,春至不复荣”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岁月流逝的感慨,感觉自己就像木偶一样,春天来临时不再焕发新生。这句诗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岂无三宿恋,天雨方流行”暗示了诗人虽然不舍离别,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行,因为天降大雨,道路泥泞,必须继续前进。这反映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决断。
最后,“去去得首邱,归田克残更”意味着诗人决定离开,前往自己心中的归宿——首邱(传说中狐狸的隐居之地),并决心在田园生活中度过余生。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
综上所述,《别如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自我、自然等主题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和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