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二首(其二)
宋 · 曾巩
爱国忧民有古风,米盐亲省尚嫌慵。
衮衣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
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肯容容。
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
衮衣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
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肯容容。
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二首(其二)》。诗人以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为主题,展现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句“爱国忧民有古风”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他关心国家和人民,这种精神源自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传统。
接下来,“米盐亲省尚嫌慵”一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亲自检查米盐,来体现他对民生细节的重视,即使这样的小事也觉得怠慢,显示出他的勤勉和责任感。
“衮衣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运用了比喻,将自己比作天上的官员,暗示着希望能早日为百姓带来福祉,而人间对于甘霖般的恩泽期盼正殷切。
“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肯容容”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居高位,但并未因此而傲慢,反而保持着谦逊和包容的心态,体现出他的宽广胸襟。
最后两句“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描绘了诗人朴素的生活方式和隐逸的愿望,他可能在云雾缭绕的山林中悠然行走,暗示着他对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既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又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