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五日客端州承太守王公招同诸公游七星岩分赋得秋字(其三)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中湖山作七螺浮,势截牂牁上下流。
石笋中通多地道,东西穿出大龙湫。
石笋中通多地道,东西穿出大龙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仲秋时节,诗人屈大均与诸公一同游览位于端州的七星岩时所见之景。诗中的“中湖山作七螺浮”,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山形如螺,湖水环绕,景象壮丽。接着,“势截牂牁上下流”则进一步展现了山势的雄伟,仿佛截断了牂牁江的水流,气势磅礴。
“石笋中通多地道,东西穿出大龙湫。”这两句诗则将视线转向了七星岩内部的奇观——石笋林立,洞穴众多,东西方向穿行其中,最终到达名为“大龙湫”的瀑布。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暗示了七星岩内部复杂而神秘的地貌结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的作品更显得珍贵,它不仅是一幅自然风景的画卷,也是诗人情感与时代精神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