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于鳞赴浙臬邂逅吴门有赠凡四首(其三)赏析

于鳞赴浙臬邂逅吴门有赠凡四首(其三)

明 · 王世贞
知君偃蹇故金鱼,除目何当问草庐。
不必齐讴称独行,于今越绝有新书。
离愁明月杯堪失,懒病青山枕自如。
醉后萧条还四望,浮云终古卷能舒。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于鳞赴浙臬邂逅吴门有赠凡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于鳞即将赴任浙江按察使时的复杂情感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知君偃蹇故金鱼”,以“金鱼”代指官职,暗示于鳞即将离开京城,前往地方任职。“偃蹇”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于鳞在官场上的不顺与挫折,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理解。

“除目何当问草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离京城,回到乡间草庐生活的期待与向往。这里“除目”指的是任命或调任的文书,“问草庐”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田园生活的憧憬。

“不必齐讴称独行,于今越绝有新书”两句,既是对友人个性的赞美,也是对其才华的肯定。诗人认为,于鳞无需像其他人那样一味追求名声,他独特的行事风格和卓越的才能已经足以让人称道。同时,诗人也暗示,于鳞此行或许会为地方带来新的变革和成就,如同越绝山的传说一样,留下新的篇章。

接下来的“离愁明月杯堪失,懒病青山枕自如”两句,描绘了分别时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想象。明月下的离别酒杯似乎都承载着不舍之情,而友人面对青山,即使身患懒病,也能自在地枕着自然之景,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最后,“醉后萧条还四望,浮云终古卷能舒”两句,以醉后的景象和对未来的展望收尾。醉后的萧条四望,象征着暂时的放纵与释怀;而浮云终古卷能舒,则寓意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友人总能找到自己的平静与自由。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