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齐州有爱子之戚书闷诗见示依韵赋慰(其二)
明 · 成鹫
白日一修短,黄河几浊清。
磨来成慧剑,持去破愁城。
泡影归无朕,蜉蝣笑此生。
莫将离合意,看作宓琴声。
磨来成慧剑,持去破愁城。
泡影归无朕,蜉蝣笑此生。
莫将离合意,看作宓琴声。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首句“白日一修短,黄河几浊清”以自然景象起笔,白日的短暂与黄河的永恒形成对比,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同时也隐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磨来成慧剑,持去破愁城”一句,运用了“慧剑”的比喻,象征智慧如同利剑,能够斩断烦恼,破除内心的愁苦。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智慧和解脱的追求。
“泡影归无朕,蜉蝣笑此生”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本质的探讨。泡影和蜉蝣都是短暂存在的生物,通过它们来比喻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同时“笑此生”则带有一种超脱和豁达的态度,表明诗人对生命虽短但应珍惜和享受的见解。
最后,“莫将离合意,看作宓琴声”提醒人们不应过分执着于人生的得失和悲欢离合,而应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一切,正如听宓琴之音,悠扬而淡然。整首诗在深沉的哲思中蕴含着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智慧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启示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