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偶题
唐 · 章碣
谁家朱阁道边开,竹拂栏干满壁苔。
野水不知何处去,游人却是等闲来。
南山气耸分红树,北阙风高隔紫苔。
可惜登临好光景,五门须听鼓声回。
野水不知何处去,游人却是等闲来。
南山气耸分红树,北阙风高隔紫苔。
可惜登临好光景,五门须听鼓声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朱阁:红色的楼阁。竹:竹子。
栏干:栏杆。
满壁苔:满墙的青苔。
野水:野外的溪流。
游人:游客。
等闲:随意,轻松。
南山:指南方的山。
红树:红叶的树。
北阙:皇宫北门。
紫苔:紫色的苔藓。
登临:登山游览。
五门:古代宫殿的五个大门。
鼓声:报时的鼓声。
翻译
哪家的红楼矗立路边,竹子轻拂栏杆,墙壁上爬满了青苔。野外的溪水不知流向何方,游人却随意地前来游玩。
南山上红叶如火,北宫门外风声高扬,隔着紫色的苔藓。
可惜这登高赏景的好时光,却要等到鼓声回荡在五门之间才结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城市边缘风光图。开篇"谁家朱阁道边开,竹拂栏干满壁苔"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勾勒出一座红色的楼阁(朱阁)旁边有一条小路,它与竹林相邻,竹子轻拂着栏杆,而墙壁上覆盖着青苔。这不仅描绘了景物,还暗示了一种幽静而安逸的生活氛围。
接下来的"野水不知何处去,游人却是等闲来"两句,则展现出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画面。诗人通过对野水流向的不确定性和游人的悠然自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情怀。
"南山气耸分红树,北阙风高隔紫苔"两句,则将视线转移到更广阔的自然景观。南山的巍峨与红色的林木交相辉映,而北边的城楼则因风而显得格外高峻,与周遭的紫苔形成鲜明对比。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也反映出一种深远的思想意境。
最后,"可惜登临好光景,五门须听鼓声回"则表达了一种急迫感。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或他人,珍惜这难得的美好时光,因为随着五城门即将关闭的鼓声,外出的人们都必须返回。这不仅是对景致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警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