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用前韵赠李文娥歌姬(其二)赏析

用前韵赠李文娥歌姬(其二)

明 · 张萱
新花何意傍柴关,花底游蜂莫放閒。
欲问青莲采石后,江边可有望夫山。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一幕,通过“新花”与“游蜂”的互动,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诗人借景抒情,寓言于物,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

首句“新花何意傍柴关”,以“新花”作为开篇,暗示春天的到来,花朵在不经意间靠近简陋的门户,仿佛有意无意间透露出生命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柴关”不仅指物理上的门,也象征着生活中的平凡与朴素,花朵的靠近,是对平凡生活的一种点缀和提升。

次句“花底游蜂莫放閒”,进一步描绘了蜜蜂在花间忙碌的情景。蜜蜂穿梭于花丛之间,采集花蜜,寓意着勤劳与忙碌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蜜蜂的“放閒”与花朵的“傍柴关”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后两句“欲问青莲采石后,江边可有望夫山”,则将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诗人借用“青莲”(可能指的是莲花或某种特定的花卉),以及“采石”(可能暗喻的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或劳动过程),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望夫山”这一典故,通常用来比喻对远方爱人或亲人的思念,这里或许寄托了诗人对某种理想或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以及对人生旅途中的坚持与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生活、情感和理想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