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辞十二操(将归操)
坡坎窑兮瘠骨颜黴。
天赫赫兮上听不得,地遥遥兮下蔽其私。
殆民兢兢兮安归儿?思归思归,咎戾靡盬兮瘅恶以悲。
湖月青青,水扬其波。
菌兰如臭,泽渚覆歌。
今之独茂,沛而洋洋。
败革累累,浊我沧浪。
龟之足兮撑天四础,龟之寿兮千年能语,龟之大兮置万民于俎。
无妄,九五。
熙熙春日兮,攘攘夏暑。
楚虽散户兮,亡秦必楚。
山河尽碧兮,血色飘橹。
维鹊有巢,树高则坦。
维蚁有窟,窈深则暖。
维民之居,煌煌则款。
为巢为窟,锱铢必算。
我生之时兮参井光,我死之日兮翼轸灭。
困穷负薪兮无衣褐,何人桀黠兮如饕餮。
我未戾兮冠寇名,夺我食兮吮我血。
呜呼上邪,无覆六月之雪?嗷嗷哀兮谁家子,延绵痛兮生至死。
父怜儿苦,母怜儿痞。
何世之人,逐儿于市。
延八时兮辗转五仕,冷然嗔兮殂落如蚁。
谁无子兮,爰此悲诔。
朝飞雉,雌雄各西东,室为雌兮家为雄,百年不得逢。
无家不得终,呜呼,迄今雄飞雌随十载矣,家祭无忘告乃翁。
曩昔胡虏乱我室,卅万群鹄兮折翼卒。
群骨累兮白门窒,泪虚号兮心悸怵。
昔者幼鹄七十耋,哀音怨兮发觱篥。
罹于锋镝瘢历历,如何今子不曾悉。
家国乱离山河失,不入眼者百之一。
古有宫鼠其大如斗,今有群鼠多于人首。
女之乐土兮吾之亩,女之六食兮夺我口。
我居之处兮沧海东,丽岛明媚兮山花红。
今有善贾兮之公侯,征田修营兮菌之宫。
华厦城前兮引疫鬼,百万生民兮忧其痈。
滔滔谁起兮群龙怒,黄丝一结兮束丰隆。
沧浪九州,天下当尧。
洚水警馀,广泽迢迢。
昏垫之民兮风雷嚣嚣。
万室入波兮不见禹门三过,四野溟涬兮不得王尊之以身填涛。
词语解释
哀音的意思:悲伤之音。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潜气内转,哀音外激;大不抗越,细不幽散。” 唐 元稹 《莺莺传》:“﹝ 鶯鶯 ﹞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復知其是曲也。” 清 黄景仁 《典衣行》:“谁家箜篌伤客心,邻舟少女弹哀音。” 闻一多 《红烛·孤雁》诗:“啊!从那浮云底密幕里,迸出这样的哀音。”...
嗷嗷的意思:亦作“嗸嗸”。1.哀鸣声;哀号声。《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陆德明 释文:“嗸,本又作嗷。” 高亨 注:“嗸,同嗷。嗷嗷,雁哀鸣声。”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宋 欧阳修 《绿竹堂独饮》诗:“残花不共一日看,东风送哭声嗷嗷。” 清 赵翼 《二麦将收连旬大雨感赋》诗:“米价经年节节高,茅簷待哺正嗷嗷。”《当代》1981年第3期:“老太婆把头搁在儿子肩头,突然嗷嗷大哭起来。”(2).叫呼声;叫喊声。《楚辞·九叹·惜贤》:“声嗷嗷以寂寥兮,顾...
百万的意思:◎ 百万 bǎiwàn(1) [million](2) 一百个万;一千个千,实数(3) 虚指,言数量极多伏尸百万。——《战国策·魏策》今操已拥百万之众。——《三国志·诸葛亮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百年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白门的意思:(1).古代把天地八方分为八门,西南方称白门。《淮南子·墬形训》:“西南方为 编驹之山 ,曰白门。” 高诱 注:“西南月建在申,金气之始也,金气白,故曰白门。” 汉 张衡 《思玄赋》:“蹶白门而东驰兮,云台行乎中野。”(2). 南朝 宋 都城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 宣阳门 的俗称。《南史·宋纪下·明帝》:“ 宣阳门 谓之 白门 ,上以 白门 不祥,讳之。尚书右丞 江謐 尝误犯,上变色曰:‘白汝家门!’”(3). 江苏省 南京市 的别名。六朝皆都 建康 (今 南京市 ),其正南门为 宣阳门...
不曾的意思:◎ 不曾 bùcéng(1) [never] 没有,从来就没有一生不曾见过这种人(2) 亦作“未曾”...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不得的意思:◎ 不得 bùdé[may not;be not allowed]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参井的意思:参星和井星,位在西南方。 前蜀 杜光庭 《司徒青城山醮词》:“惟彼西南,上通参井。”...
沧浪的意思:(1).古水名。有 汉水 、 汉水 之别流、 汉水 之下流、 夏水 诸说。《书·禹贡》:“ 嶓冢 导 漾 ,东流为 汉 。又东为 沧浪 之水。” 孔 传:“别流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 刘澄之 著《永初山川记》云:‘ 夏水 ,古文以为 沧浪 ,渔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余久客古 沔 ,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无一日不在心目间。”(2).青苍色。多指水色。《文选·陆机<塘上行>》:“发藻玉臺下,垂影沧浪泉。” 李善 注:“ 孟子 曰:‘沧浪之水清。...
沧海的意思:◎ 沧海 cānghǎi[deep blue sea;the sea]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春日的意思:(1).春天;春季。《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唐 寒山 《诗》之六十:“ 洛阳 多女儿,春日逞华丽。” 管桦 《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2).春天的太阳。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虽壅之以黑坟,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晋书·乐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涧》诗:“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塒春日斜。”(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
雌雄的意思:◎ 雌雄 cíxióng(1) [male and female]∶雌和雄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北朝乐府《木兰诗》(2) [victory and defeat]∶比喻胜败、高下...
殂落的意思:(1).死亡。《书·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孔 传:“殂落,死也。” 孔颖达 疏引 郭璞 曰:“古死尊卑同称,故《书》 尧 曰‘殂落’, 舜 曰‘陟方’。乃死谓之殂落者,盖殂为往也,言人命尽而往。落者,若草木叶落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迟迟以臻殂落,日日不觉衰老。” 前蜀 韦庄 《伤灼灼》诗序:“ 灼灼 , 蜀 之丽人也,近闻贫且老,殂落於 成都 酒市中,因以四韵弔之。”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自古有殂落,剧哉哀 姚 黄 。”(2).凋零。 汉 扬雄 ...
瘅恶的意思:憎恨坏人坏事。《书·毕命》:“彰善癉恶,树之风声。” 孔 传:“明其为善,病其为恶。”《晋书·曹志秦秀等传赞》:“ 象 既攘善, 秀 惟癉恶。” 唐 独孤及 《唐故太子宾客张公遗爱碑颂》:“彰善用明,癉恶用威。” 清 王士禛 《居易续谈》:“其于圣明癉恶之义,不啻炳如日星,严如斧鉞矣。”...
多于的意思:◎ 多于 duōyú[more than] 较大,较多攀登这个多于四百级台阶的阶梯...
锋镝的意思:◎ 锋镝 fēngdí[weapons] 锋,刀口;镝,箭头。泛指兵器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汉· 贾谊《过秦论》...
风雷的意思:(1).风和雷。《易·益》:“风雷,益。” 宋 曾巩 《喜雨》诗:“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天上过船》:“ 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风雷大作。”(2).形容响声巨大。 唐 方干 《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诗:“石上丛林碍星斗,窗前瀑布走风雷。” 宋 苏轼 《送郑户曹》诗:“山水自相激,夜声转风雷。”(3).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剧变化的形势。 宋 苏轼 《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诗:“一朝鼓角鸣地中,帐下美人空掩面;岂如千骑平时来,笑谈謦欬生风雷。”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
丰隆的意思:(1).亦作“ 丰霳 ”。古代神话中的雷神。后多用作雷的代称。《楚辞·离骚》:“吾令 丰隆 椉云兮,求 宓妃 之所在。”《淮南子·天文训》:“季春三月, 丰隆 乃出,以将其雨。” 高诱 注:“ 丰隆 ,雷也。” 唐 皮日休 《霍山赋》:“叱 丰隆 ,奔列缺,轰然霹靂,天地俱裂。”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淙淙飞泉下幽壑,輣衝百道鸣丰霳。” 郭沫若 《创造者》诗:“你听,他声如丰隆。”(2).丰盛隆厚。《后汉书·公孙瓒传》:“据职高重,享福丰隆。”《宋书·礼志三》:“其优衍丰隆,无所取喻。” 宋 ...
负薪的意思:(1).背负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礼记·曲礼下》:“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 唐 杜甫 《负薪行》:“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四章:“余与 潮儿 方自后山负薪以归。”(2).指贫困的生活处境。 南朝 宋 鲍照 《拜侍郎上疏》:“束菜负薪,期与相毕。” 唐 李贺 《自昌谷到洛后门》诗:“为探 秦臺 意,岂命余负薪。” 王琦 汇解:“今将西适 秦 地,必将有所遇合,岂令余穷困无聊,而至於负薪自给乎?”(3).指地位低微的人。《后汉书...
公侯的意思:(1).公爵与侯爵。《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汉 班固 《白虎通·爵》:“所以名之为公侯者何?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候逆顺也。”(2).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后汉书·朱景王杜马等传论》:“自兹下降,迄於 孝武 ,宰辅五世,莫非公侯。” 李贤 注:“自 高祖 至于 孝武 凡五代也,其中宰辅皆以公侯勋贵为之。”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抚僚庶尽盛德之容,交士林忘公侯之贵。” 唐 白居易 《歌舞》诗:“ 秦 中岁云...
归思的意思:◎ 归思 guīsī[thought of return] 回家的念头(离家日久)归思甚切...
国乱的意思:(1).国家的变乱。《左传·僖公元年》“元年春,不称即位,公出故也。公出復入不书,讳之也。讳国恶,礼也” 唐 孔颖达 疏:“国内有乱,致令公出,不书‘公出復入’,讳国乱也。国乱,国之恶事,讳国恶,是礼也。”(2).指作乱的人。《史记·晋世家》:“ 盾 曰:‘弑者 赵穿 ,我无罪。’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
海东的意思:指海以东地带。常指 日本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佛法自西土,故海东未之有也。 天宝 末, 扬州 僧 鉴真 始往 倭国 ,大演释教。” 宋 欧阳修 《奉使道中五言长韵》:“骏足来山北,轻禽出海东。” 章炳麟 《艾如张》诗:“釃酒思共和,共和在海东。”...
赫赫的意思:[释义](形)显著盛大的样子。 [构成]叠音式 [例句]战功赫赫。(作谓语)...
胡虏的意思:秦 汉 时称 匈奴 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汉书·晁错传》:“臣闻 汉 兴以来, 胡 虏数入边地。”《汉书·王莽传中》:“以 新 室之威而吞 胡 虏,无异口中蚤蝨。”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壮志飢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 血。”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当流贼内乱之时,而胡虏不侵,犹能支也;设使胡虏又大举入寇, 李公 等必束手无策矣。” 太平天囯 杨秀清 萧朝贵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予惟天下者上帝...
花红的意思:◎ 花红 huāhóng(1) [flowers pinned and have red silk;gift for wedding]∶为庆贺喜事而赠送的插花挂红的衣料礼品花红缎匹有拏获宋江者,赏钱万万贯,执双花红。——《水浒传》(2) [bonus]∶盈利(3) [Chinese pear-leaved crabapple](4) 一种落叶小乔木( Malus asiatica ),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粉红色。果实球形,像苹果而小,黄绿色带微红,是常见的水果(5) 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l...
煌煌的意思:◎ 煌煌 huánghuáng[brilliant] 明亮辉耀貌明星煌煌...
昏垫的意思:陷溺。指困于水灾。亦指水患,灾害。《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 孔颖达 疏:“言天下之人,遭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无有所知,又若沉溺,皆困此水灾也。 郑 云:‘昏,没也;垫,陷也。 禹 言洪水之时,人有没陷之害。’”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南亭》诗:“久痗昏垫苦,旅舘眺郊歧。” 宋 王安石 《上龚舍人书》:“比闻天子念东南之民困于昏垫,輟侍从之臣,亲至其地以劳徠安集之。” 清 魏源 《筹河篇下》:“ 沁水 浊悍衝决,使北行入 运 ,则 卫辉 必有昏垫之虞。”...
家子的意思:◎ 家子 jiāzi[family] [口]∶一家人家;一个家庭这家子都很小气...
家祭的意思:◎ 家祭 jiājì[family obit] 家庭举行祭祀,向先人表示哀悼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家国的意思:家与国。亦指国家。《逸周书·皇门》:“是人斯乃谗贼媢嫉,以不利于厥家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自是后, 顷公 恐惧,不听声乐,不饮酒食肉,内爱百姓,问疾吊丧,外敬诸侯,从会与盟,卒终其身,家国安寧。”《魏书·司马昱传》:“ 超 父 愔 为 会稽 太守, 超 假还东, 昱 谓之曰:‘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於此。’”《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二载》:“十一月, 广平王 俶 、 郭子仪 来自 东京 ,上劳 子仪 曰:‘吾之家国,由卿再造。’” 明 张居正 《答上师相徐存斋书》:“老师以家国之...
洚水的意思:洪水。《孟子·滕文公下》:“《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 宋 王安石 《送裴如晦宰吴江》诗:“三江断其二,洚水何由寧。”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警喻》:“夫天下固无絶流之水,然覩洚水之横流而警予者,古圣人不容已。”...
桀黠的意思:(1).凶悍狡黠。《史记·货殖列传》:“桀黠奴,人之所患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尔乃桀黠横扇,冯陵畿甸。”《旧唐书·罗艺传》:“ 艺 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能弄矟。” 梁启超 《新民说·论私德·私德堕落之原因》:“此三者,桀黠之民所含有性也。”(2).指凶悍狡黠的人。 唐 罗隐 《薛阳陶觱篥歌》:“扫除桀黠似提帚,制压羣豪若穿鼻。”...
兢兢的意思:(1).小心谨慎貌。《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毛 传:“兢兢,戒也。” 唐 陈子昂 《为张著作谢父官表》:“夙夜兢兢,祗惕若厉。” 明 归有光 《金君守斋墓志铭》:“世道沦斁,为善者兢兢惧不能免。” 任鸿隽 《岁暮杂咏》:“谁能学懦夫,履薄徒兢兢。”(2).恐惧貌。《诗·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毛 传:“兢兢,恐也。”(3).强壮貌。《诗·小雅·无羊》:“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 毛 传:“矜矜兢兢,以言坚彊也。”(4).精勤貌。 唐 康骈 《剧...
咎戾的意思:犹罪过;灾祸。《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是以贤人君子,深图远虑,畏彼咎戾,超然高举。” 前蜀 杜光庭 《蜀王葛仙化祈雨醮词》:“兢忧未暇,咎戾旋加。” 明 李东阳 《与巡按王御史书》:“公便中善諭本州,早为停止,使区区一身,少免咎戾。”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顷已施以忠告,冀其一心于馁,三缄厥口,此后庶免于咎戾也。”...
九州的意思:[释义](名)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构成]偏正式:九(州...
九五的意思:(1).《易》卦爻位名。九,谓阳爻;五,第五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五位。《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孔颖达 疏:“言九五,阳气盛至於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因以“九五”指帝位。《晋书·东海王越传》:“遂裂冠毁冕,幸百六之会;綰璽扬纛,窥九五之尊。”《旧唐书·突厥传上》:“ 突厥 所以扫其境内,直入 渭 滨,应是闻我国家初有内难,朕又新登九五,将谓不敢拒之。”《三国演义》第六回:“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 孙中山 《治粤谈》:“窥若辈之用心,无...
困穷的意思:◎ 困穷 kùnqióng[impoverished] 穷困;贫穷...
乐土的意思:◎ 乐土 lètǔ[land of happiness] 安乐的地方...
累累的意思:[释义](1) (副)屡屡。 (2) (形)形容累积得多。罪行累累。(作谓语)另见“累léi”下“累累”。 [构成]叠音式 [同音]磊磊...
历历的意思:[释义](形)(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或一件件清清楚楚的。 [构成]叠音式 [例句]历历在目。(作状语)[同音]厉厉、呖呖、沥沥...
冷然的意思:(1).形容凉爽;寒凉。 元 揭傒斯 《饶隐君墓志铭》:“花气袭衣,竹阴满地,使人冷然忘归。” 明 何景明 《秋夜》诗:“冷然感秋思,况復听征鸿。”《红楼梦》第六六回:“ 湘莲 听了,冷然如寒冰侵骨。”(2).形容超脱、冷淡的神情。 宋 苏轼 《叶涛致远见和二首复次其韵》:“永谢汤火厄,冷然超无方。” 鲁迅 《花边文学·过年》:“古 埃及 的奴隶们,有时也会冷然一笑。这是蔑视一切的笑。” 茅盾 《追求》二:“何必如此神经过敏?你不是对于世事的蜩螗已经很能冷然处之而不悲观么?” 丁玲 《韦护》第一章一...
六月的意思:《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六食的意思:(1).六谷所作的食物。《周礼·天官·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稌、黍、稷、粱、麦、苽,所谓六食也。”(2).古代军事家为长期坚守城池所提出的一种节约粮食的措施:一斗粮食分为六份,每天吃两份,为一人三天的限量。《墨子·杂守》:“六食,终岁十二石。斗食食五升,参食食参升小半,四食食二升半,五食食二升,六食食一升大半,日再食。” 孙诒让 间诂:“ 俞 ( 俞樾 )云:‘六食者,六分斗而食其二也,故岁终十二石也。’ 苏 ( 苏时学 )云:‘下言...
乱离的意思:[释义](动)因遭战乱而流离失所。 [构成]偏正式:乱(离...
靡盬的意思:(1).谓无止息。指辛勤于王事。《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盬者,息也……《尔雅》曰:‘栖、迟、憩、休、苦,息也。’苦读与靡盬之‘盬’同。” 唐 白居易 《安南告捷军将黄士傪授银青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制》:“戎首来降,陪臣告捷;服勤靡盬,将命无违。” 明 张居正 《寿汉涯李翁七十序》:“諫议官琐闥,为耳目之司,非可一日闕者,独念翁老欲归,而天子遂许之,使諫议无靡盬之叹,翁得以介眉寿之福。”(2).借指王事,公事。《后汉书·刘陶传》:“窃见比年以来,良苗尽...
溟涬的意思:(1).天地未形成前,自然之气混混沌沌的样子。 汉 张衡 《灵宪》:“太素之前,幽清玄浄,寂寞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灵,厥外惟无,如是者永久焉,斯谓溟涬。”《太平御览》卷一引《三五历纪》:“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溟涬始牙,濛鸿滋萌,岁在摄提,元气肇始。”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大道宗虚无,至真合溟涬。”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微茫一线走絶壁,谁凿溟涬开鸿濛。”(2).泛指自然之气。 唐 皮日休 《反招魂》:“承溟涬之命兮,付余才而辅君。” 明 张羽 《金川门》诗:“江光合...
明媚的意思:[释义](1) (形)景物鲜明可爱。 (2) (形)(眼睛)明亮动人。 [构成]并列式:明+媚 [例句]明媚的春天使人身心愉快。(作定语)...
乃翁的意思:(1).你的父亲。《汉书·项籍传》:“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盃羹。” 颜师古 注:“翁,谓父也。”《汉书·项籍传》:“乃,亦汝也。” 宋 陆游 《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明史·文苑传三·文徵明》:“ 一清 ( 杨一清 )亟谓曰:‘子不知乃翁与我友耶?’”(2).他的父亲。 宋 朱敦儒 《念奴娇》词:“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玉带生卷》:“ 刘廷美 主事求作乃翁合葬挽辞,以《玉带生》轴为贄。”...
曩昔的意思:◎ 曩昔 nǎngxī[formerly] 从前...
迄今的意思:◎ 迄今 qìjīn(1) [up to now]∶直至现在(2) [yet]∶持续到或迟至目前迄今尚未完成这么多(3) [still]∶至现时人们迄今怀念着这些先辈(4) [so far]∶直到此时她的态度迄今并无明显的转变...
千年的意思: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青青的意思:◎ 青青 qīngqīng(1) [dense;thick]∶茂盛的样子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尽荠麦青青。——宋· 姜夔《扬州慢》(2) [blackish green]∶墨绿色云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客舍青青柳叶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青白的意思:◎ 青白 qīngbái[pale] 白而发青,尤指脸没有血色...
群龙的意思:(1).喻贤臣。《易·乾》:“见羣龙,无首,吉。”《后汉书·郎顗传》:“ 唐尧 在上,羣龙为用; 文 武 创德, 周 召 作辅。” 李贤 注:“羣龙,喻贤臣也。” 唐 王维 《送友人归山歌》:“羣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参见“ 羣龙无首 ”。(2).喻群圣。《文选·班固<幽通赋>》:“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羣龙之所经。”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羣龙,喻羣圣也。自 伏羲 下讫 孔子 。”...
攘攘的意思:◎ 攘攘 rǎngrǎng[disorderly] 形容纷乱拥挤的样子...
如何的意思:[释义](代)怎么,怎么样。 [构成]动宾式:如|何 [例句]近况如何?|此事如何办理?(作状语)...
入眼的意思:[释义](动)中看。 [构成]动宾式:入|眼 [例句]看得入眼。(作补语)...
散户的意思:零星小户头。 茅盾 《子夜》二:“ 老赵 是有名的大户多头,他一出笼,散户多头就更加恐慌,拼命要脱手了。”...
三过的意思:(1).三次路过。《孟子·离娄下》:“ 禹 稷 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2).三种过失。《淮南子·齐俗训》:“子之宾独有三过:望我而笑,是攓也;谈语而不称师,是返也;交浅而言深,是乱也。” 宋 黄庭坚 《山谷题跋·士大夫食时五观》:“治心养性,先防三过:美食则贪;恶食则嗔;终日食不知食之所从来则痴。”(3).书法之三折势。 唐 张彦远 《法书要录·王右军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
善贾的意思:高价。贾,通“ 价 ”。《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1).便于经商;善于经商。《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2).指善贾者。 南朝 宋 鲍照 《观圃人艺植》诗:“善贾笑蚕渔,巧宦贱农牧。”...
山花的意思:(1).山间野花。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水流平涧下,山花满谷开。” 唐 杜甫 《早花》诗:“腊日 巴江 曲,山花已自开。” 金 赵秉文 《仿摩诘“独坐幽篁里”》诗:“石上多古苔,山花间红碧。” 陈毅 《枣园曲》:“喜四面山花无数, 延河 水伴秧歌唱,看诗词大国推盟主。”(2).植物名。 唐 段公路 《北户录·山花燕支》:“山花,丛生。 端州 山崦间多有之。其叶类蓝。其花似蓼,抽穗长二三寸,作青白色。正月开。土人採含苞者卖之,用为燕支粉,或持染绢帛,其红不下蓝花。”...
山河的意思:[释义](名)大山和大河,指国家或国家某一地区的土地。 [构成]并列式:山+河 [例句]建设锦绣山河。(作宾语)...
上邪的意思:汉 乐府《铙歌》篇名,以第一句“上邪”二字而名。上,指天;邪,通“ 耶 ”,语气词。上邪,犹言天啊,即指天为誓的意思。...
生民的意思:◎ 生民 shēngmín[the people;common people] 指人民泽润生民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宋· 苏轼《教战守》...
谁家的意思:(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
水警的意思:◎ 水警 shuǐjǐng[water police] 指专门巡察水上事务的警察...
思归的意思:(1).想望回故乡。 汉 张衡 《思玄赋》:“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晋 石崇 《思归引》序:“困於人閒烦黷,常思归而永叹。”(2).鸟名。即子规,一名杜鹃。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姊规》:“子规,人但知其为催春归去之鸟,盖因其声曰归去了,故又名思归鸟。”...
四野的意思:[释义](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偏正式:四(野 [例句]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
饕餮的意思:◎ 饕餮 tāotiè(1) [a mythical ferocious animal]∶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吕氏春秋·先识》(2) [voracious eater;glutton;gourmand]∶贪吃者或性情贪婪的人...
滔滔的意思:[释义](1) (形)形容大水滚滚。 (2) (形)比喻话多;连续不断。 [构成]叠音式...
天下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中国或世界。 (2) (名)指国家的统治权。 [构成]偏正式:天(下 [例句]天下无奇不有。(作主语)天下的百姓都盼望有好官当政。(作定语)...
迢迢的意思:◎ 迢迢 tiáotiáo(1) [be far away;remote]∶形容遥远。也作“迢递”千里迢迢(2) [very long;endless]∶漫长;长久夜迢迢恨迢迢...
万生的意思:犹众生;人类。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有生有死,万物是也;有能有不能,万生是也。” 唐 韩愈 《题炭谷湫祠堂》诗:“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
万民的意思:◎ 万民 wànmín[myriad people] 众百姓,人民外朝以询万民。——清· 刘开《问说》...
我生的意思:(1).我之行为。《易·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孔颖达 疏:“我生,我身所动。” 朱熹 本义:“我生,我之所行也。”(2).生我者。指母亲。《后汉书·崔駰传》:“岂无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歼夷。” 李贤 注:“我生,谓母也。”...
呜呼的意思:[释义](1) (叹)〈书〉表示叹息。 (2) 指死亡。他一命呜呼。(作谓语) [同音]乌乎、乌呼...
无衣的意思:(1).没有衣着。《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东观汉记·崔湜传》:“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 南朝 宋 王微 《杂诗》:“詎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2).指无衣着的穷人。 周咏 《感怀》诗之六:“驱将枵腹填沟壑,鞭尽无衣泣露霜。”(3).《诗经》《唐风》篇名。《诗·唐风·无衣序》:“《无衣》,美 晋武公 也。”(4).《诗经》《秦风》篇名。《诗·秦风·无衣序》:“《无衣》,刺用兵也。”《左传·定公四年》:“ 申包胥 如 秦 乞师…… 秦哀公 为之赋《无衣》。” 元 王逢 《...
无妄的意思:(1).指《易》卦“无妄”。 唐 元稹 《痁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诗:“布卦求无妄,祈天愿孔偕。”(2).谓邪道不行;不敢诈伪。《管子·宙合》:“奚谓当?本乎无妄之治,运乎无方之事,应变不失之谓当。”《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 宋 朱熹 集注:“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3).指灾祸变乱。《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绸繆哲后,无妄惟时。” 刘良 注:“无妄惟时,当穷灾之时也。”《晋书·慕容垂载记》:“大王以命世之姿,遭无妄之运,迍邅栖伏,艰亦至矣。”参阅《易·杂卦》及 韩康伯 注...
无家的意思:(1).没有妻室。《诗·召南·行露》:“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朱熹 集传:“家,谓以媒聘求为家室之礼也。”《诗人主客图·清奇雅正主》引 唐 卫準 逸句:“何必剃头为弟子,无家便是出家人。” 清 张集馨 《道咸宦海见闻录·咸丰六年》:“其无家者,雇土娼入帐,后以妒争,事闻於 向帅 。”(2).没有房舍;没有家庭。 汉 班彪 《北征赋》:“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 唐 罗邺 《出都门》诗:“自觉无家似潮水,不知归处去还来。”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山村》之一:“与世浮沉真避世,将家飘荡似无...
熙熙的意思:◎ 熙熙 xīxī(1) [comfort;ease;merry]∶温和欢乐的样子其余,则熙熙而乐。——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2) [bustling]∶热闹的样子天下熙熙。——《史记·货殖列传》笑语熙熙。——唐· 李朝威《柳毅传》...
熙春的意思:◎ 熙春 xīchūn(1) [warm spring]∶明媚的春天(2) [hyson]∶同“熙春茶”...
昔者的意思:(1).往日;从前。《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於神明而生蓍。” 孔颖达 疏:“据今而称上世,谓之昔者也。”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诗:“昔者十日雨, 子桑 苦寒飢。”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所以昔者古典主义者和罗曼主义者相骂,甚而至于相打,他们并不都成为丑角。”(2).昨天。《孟子·公孙丑下》:“昔者辞以病,今日弔,或者不可乎……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弔?” 赵岐 注:“昔者,昨天也。”(3).昨夜。《晏子春秋·杂下四》:“有梟昔者鸣。” 王念孙 《读书...
西东的意思:(1).西方和东方。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兑》:“两心不同,或欲西东。明论终始,莫适所从。”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古塔认西东。”(2).用为偏义复词,指西方。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只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3).泛指四方,无定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怵,为利所诱怵也;迫,迫贫贱,东西趋利也。” 唐 孟郊 《过分水岭》诗:“十步九举轡,迴环失西东。” 宋 范成大 《钓池口阻风》诗:“回风打船失西东...
嚣嚣的意思:◎ 嚣嚣 áoáo(1) [slanderous]∶众口谗毁的样子谗口嚣嚣。——《诗·小雅·十月之交(2) [arrogant]∶傲慢的样子听我嚣嚣。——《诗·大雅·板》。疏:“不听之状。”(3) 另见 xiāo...
心悸的意思:◎ 心悸 xīnjì[palpitation] 心脏受到激烈劳动、感情激动或疾病的刺激时异常快速的搏动...
雄飞的意思:比喻奋发有为。《东观汉记·赵温传》:“大丈夫生当雄飞,安能雌伏!”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雄飞有望,岂惟京兆之丞。” 清 秋瑾 《赠徐小淑》诗:“但得有心能自奋,何愁他日不雄飞?” 李大钊 《太平洋舟中咏感》:“男儿尚雄飞,机失不可得。”...
修营的意思:(1).修建。 南朝 梁 虞羲 《咏霍将军北伐》:“ 玉门 罢斥候,甲第始修营。”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累圣已来,深惩覆辙, 驪 宫圮毁,永絶修营。”(2).治理营求。《隋书·经籍志三》:“圣人体道成性,清虚自守,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故能不劳聪明而人自化,不假修营而功自成。”...
虚号的意思:有名无实的称号。《晋书·王浑传》:“今陛下出 攸 之国,假以都督虚号,而无典戎干方之实,去离天朝,不预王政。”《晋书·刘元海载记》:“自 汉 亡以来, 魏 晋 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復尺土之业,自诸王侯,降同编户。” 宋 曾巩 《户部尚书制》:“户部之於中臺,为 周 官司徒之职……歷 唐 、 五代 ,征歛烦兴,而使名杂出。地官之职,盖存虚号而已。”...
血色的意思:◎ 血色 xuèsè[color;redness of the skin] 身体壮或精神好的肤色或是至少曾经在室外正常活动过的肤色...
延绵的意思:◎ 延绵 yánmián[stretch long and unbroken] 绵亘;绵延伸展...
洋洋的意思:◎ 洋洋 yángyáng(1) [numerous;copious]∶形容众多或丰盛洋洋万言(2) [grand;magnificent]∶盛大河水洋洋(3) [vast]∶广远无涯牧野洋洋(4) [fine;good]∶美善声蔼洋洋洋洋德音(5) [happy]∶喜乐喜气洋洋其喜洋洋者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6) [loud]∶形容声音响亮钟磬洋洋流水声洋洋...
遥遥的意思:◎ 遥遥 yáoyáo(1) [far away;long way off]∶距离很远遥遥百有余里。——《广东军务记》(2) [a long time]∶时间久远遥遥无期(3) [drift abcut;be drive by current]∶漂遥流动的样子舟遥遥以轻飏。——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窈深的意思:幽深;深邃。 宋 陈亮 《重建紫霄观记》:“大较清邃窈深,与人异趣,非可骤至而卒究,故君子常置而弗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恶峪》:“山形虽恶中洞然,曲折盘回可寻索。岂似人心更险巇?机穽窈深难揣摸。”...
翼轸的意思: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古为 楚 之分野。《史记·天官书》:“翼軫, 荆州 。” 晋 左思 《吴都赋》:“婺女寄其曜,翼軫寓其精。” 唐 王勃 《滕王阁序》:“星分翼軫,地接 衡 庐 。” 明 张居正 《宫殿纪》:“昔我 献皇帝 ,天锡名都,受兹赤社,应翼軫以建基,奠维垣之丕业。”...
疫鬼的意思:散布瘟疫的鬼神。古代迷信,以为瘟疫有鬼神在主宰。 汉 王充 《论衡·订鬼》:“《礼》曰: 顓頊氏 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牧童在牛圈闻有扣门者,急起视之,见壮夫数百辈,皆披五花甲,著红兜鍪,突而入。既而隐不见,及明,圈中牛五十头尽死。盖疫鬼云。”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二:“凡鬼皆依附墙壁而行,不能破空,疫鬼亦然。”...
衣褐的意思:泛指粗布衣服。《百喻经·贫人烧粗褐衣喻》:“汝种姓端正,贵人之子,云何著此麤弊衣褐。” 宋 苏轼 《赐诸路臣寮中冬衣袄口宣制》:“霜露荐至,衣褐未周。” 清 孙枝蔚 《秋夜翟家庄作》诗:“隣砧休太急,衣褐典皆完。”(1).穿粗布衣。《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 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 衣褐。’” 赵岐 注:“ 许子 衣褐,以毳织之,若今马衣也。或曰褐,枲衣也。一曰粗布衣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度 秦王 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於 赵 。...
禹门的意思:(1).即 龙门 。地名。在 山西 河津县 西北、 陕西 韩城县 东北。相传为 夏禹 所凿,故名。 唐 黄滔 《水殿赋》:“截通 魏国 之路,凿改 禹门 之水。” 前蜀 韦庄 《柳谷道中作却寄》诗:“心如岳色留 秦 地,梦逐 河 声出 禹门 。” 明 何景明 《画鱼》诗:“ 禹门 天池云雾里,白昼雷霆行地底。”(2).即 龙门 。指科举试场。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词:“禹门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明 范受益 《寻亲记·劝勉》:“倚门望你身脱白,须作禹门惊雷客。”...
辗转的意思:◎ 辗转 zhǎnzhuǎn(1) [toss]∶来回翻转辗转不眠(2) [pass]∶非直接地;中间经过许多人或地方辗转相告(3) [abnormal]∶反复无常昔何言而今复背之,固得辗转若此乎?...
折翼的意思:(1).折断翅膀。比喻受挫伤。《汉书·息夫躬传》:“发忠忘身,自绕罔兮!寃颈折翼,庸得往兮!” 清 浩歌子 《萤窗异草·翠衣国》:“使折翼之禽,无难旋里;嫌笼之鸟,竟得生还。”(2).相传 晋 陶侃 曾梦生八翼,飞上天去,见天门九重,已上八重,至第九重,门者击之以杖,遂坠地而折左翼。后 侃 都督八州,握重兵,常思折翼之梦,不敢萌异志。见《晋书·陶侃传》。后以“折翼”为自警之典。 唐 杨炯 《浑天赋》:“ 鲁阳 挥戈兮转於西日, 陶侃 折翼兮登於上玄。”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家门始末》:“ 广 南...
至死的意思:...
锱铢的意思:◎ 锱铢 zīzhū[trifle] 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奈何取之尽锱铢。——唐· 杜牧《阿房宫赋》...
子兮的意思:嗟叹之词。《诗·唐风·绸缪》:“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毛 传:“子兮者,嗟兹也。” 孔颖达 疏:“子兮子兮,自嗟叹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嗟兹即嗟嗞。《説文》:‘嗞,嗟也。’”一说,犹言你呀,用于人称。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子兮何为者,冠珮立宪宪。”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或师絶学贤,不以艺自輓。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 钱仲联 集释:“ 魏 本引 孙汝听 曰:‘﹝子兮﹞谓 元十八 。’”...
不入眼的意思:不注意;不放在眼里。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荣华万事不入眼,忧患百虑来填膺。”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 羌 胡 。”...
谁家子的意思:(1).谁,何人。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借问谁家子, 幽 并 游侠儿。” 唐 李贺 《崇义里滞雨》诗:“落漠谁家子?来感 长安 秋。”(2).犹言甚等样人;甚么东西。带有轻蔑义。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 唐 杜甫 《青丝》诗:“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 宋 王安石 《开元行》:“一朝寄託谁家子,威福颠倒谁復理。”...
扬其波的意思:◎ 扬其波 yáng qí bō[add fuel to the fire;set the heather on fire] 推波助澜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