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望九华山二首(其二)
明 · 王守仁
穷探虽得尽幽奇,山势须从远望知。
几朵芙蓉开碧落,九天屏嶂列旌麾。
高同华岳应天忝,名亚匡庐却稍卑。
信是谪仙还具眼,九华题后竟难移。
几朵芙蓉开碧落,九天屏嶂列旌麾。
高同华岳应天忝,名亚匡庐却稍卑。
信是谪仙还具眼,九华题后竟难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九华山的独到见解与赞美之情。首句“穷探虽得尽幽奇,山势须从远望知”表达了诗人深入探索自然之美的过程,虽然能够发现山中的奇异之处,但山的气势和整体形态,只有从远处眺望才能完全领略。接着,“几朵芙蓉开碧落,九天屏嶂列旌麾”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盛开在碧空中的一朵朵芙蓉,又如九天之上的屏障,排列整齐,如同旗帜一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色。
“高同华岳应天忝,名亚匡庐却稍卑”则通过对比,将九华山与华山、庐山相提并论,指出九华山的高度与华岳相当,名声仅次于庐山,但并不逊色,强调了九华山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最后,“信是谪仙还具眼,九华题后竟难移”表达了诗人认为即使是被贬的仙人也难以忽视九华山之美,一旦题写之后,九华山的地位就难以改变,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九华山美景的深刻认同和高度评价。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九华山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