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禽虫十二章(其二)赏析

禽虫十二章(其二)

唐 · 白居易
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
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鹍鹏鳞羽多。

注释

水中科斗:指小蝌蚪在水中长大变成青蛙。
林下桑虫:指桑蚕在树下吐丝作茧,然后化为蛾子。
老作蛾:蚕成熟后破茧而出变为蛾子。
焉用鹍鹏鳞羽多:焉用,何需之意;鹍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鸟;鳞羽,代指大鸟的翅膀。这里表示没有必要像鹍鹏那样拥有巨大的翅膀。

翻译

水中的蝌蚪长成了青蛙,林下的桑蚕化蝶飞去。
青蛙跳跃,蛾儿飞舞,抬头欢笑,哪里需要鹍鹏那样的大鸟展翅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水中蛙和林下蛾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成长变化的观察和感悟。"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两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蛙与蛾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展示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而"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鹍鹏鳞羽多"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形式多样性的赞赏和轻松的情感。这里的“仰头笑”蕴含着一种超脱物外的豁达,与后文中的反问"焉用鹍鹏鳞羽多"共同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顺应自然的态度,以及对过于追求华丽外表的讽刺。

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自然,体现了白居易倡导的“为民请命”的文学主张,同时也展示了他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