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友斋十歌(其七)
明 · 王世贞
苦吟颇受天地疑,晚节却爱无声诗。
丹青不知老将至,何况区区富贵为。
周郎写情兼写姿,右丞妙理尤吾师。
烟江春嶂有都尉,平远秋山输郭熙。
莫将剩水恼马远,十二幅吐胸中奇。
吴兴心法归大痴,蒙繁瓒简各有宜。
二百年来仅沈戴,直取悟境遗筌蹄。
此曹十指解缩地,能令四壁分四时。
归去来,未有期,箧中百轴争色飞。
汝车生耳手生棘,曷不舍卧南山陲,宗家故事知不知。
丹青不知老将至,何况区区富贵为。
周郎写情兼写姿,右丞妙理尤吾师。
烟江春嶂有都尉,平远秋山输郭熙。
莫将剩水恼马远,十二幅吐胸中奇。
吴兴心法归大痴,蒙繁瓒简各有宜。
二百年来仅沈戴,直取悟境遗筌蹄。
此曹十指解缩地,能令四壁分四时。
归去来,未有期,箧中百轴争色飞。
汝车生耳手生棘,曷不舍卧南山陲,宗家故事知不知。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九友斋十歌(其七)》以诗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和对古代画家的赞赏。首句“苦吟颇受天地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苦心孤诣的创作过程,仿佛连天地也为之疑惑。接着,“晚节却爱无声诗”暗示了诗人晚年更倾向于内敛含蓄的艺术风格。
诗中提到“丹青不知老将至,何况区区富贵为”,流露出诗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超越了世俗的名利观念。接下来,诗人以周瑜和王维为例,赞美他们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道理,对他们表示敬仰。
“烟江春嶂有都尉,平远秋山输郭熙”两句,通过比较不同画家的风格,如都尉的烟江春景和郭熙的平远秋色,展现出对山水画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诗人告诫不要过分模仿,要有自我创新,“莫将剩水恼马远,十二幅吐胸中奇”。
最后,诗人推崇吴兴派的画风,认为大痴的作品深得其精髓,而繁复与简约各有其适宜之处。他感叹近两百年来只有沈周和戴进能达此境地,摒弃技巧而直取悟境。诗人甚至称这些画家能以画笔缩地,赋予画面四季变化,技艺高超。
结尾部分,诗人感慨自己无法回归这种境界,藏品中的画卷色彩纷飞,而自己却只能在心中欣赏。他自嘲“汝车生耳手生棘”,暗示创作不易,同时提出疑问,是否应舍弃尘世纷扰,隐居南山。整首诗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画家们的敬仰,以及对自己艺术追求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