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神
箫鼓下山人渐远,晚风吹起一溪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庙宇前的热闹景象与随后的宁静氛围,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自然之美。
“山头多少往来人”,开篇即以山为背景,点明了地点,暗示了庙宇的存在,同时以“多少”二字,勾勒出人来人往的繁忙景象,让人感受到庙宇的受欢迎程度。
“香火争将瓦鼎焚”,进一步描绘了庙宇内的活动场景。香火旺盛,人们争相在瓦鼎中焚烧香烛,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敬仰,也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箫鼓下山人渐远”,随着音乐声(箫鼓)从山上逐渐消失,人群也开始散去,这里通过声音的变化,巧妙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场景的转换,同时也暗示了人间的喧嚣终将归于平静。
“晚风吹起一溪云”,最后,晚风轻拂,溪边的云朵被吹动,这一景象既是对前文的呼应,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它象征着一切繁华与喧嚣最终都将被自然的宁静所取代,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庙宇前人来人往、香火鼎盛、音乐渐远、晚风起云等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深刻思考。
词语解释
多少的意思:◎ 多少 duōshǎo(1) [how much]∶指量度或数量大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你有多少钱(2) [so much]∶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按多少钱一里收费(3) [somewhat]∶稍微天气多少有些变化(4) [how many]疑问代词(5) 问数量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6) 表示不定的数量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鼓下的意思:古代军中戮人之处。《左传·襄公十八年》:“其右 具丙 亦舍兵而缚 郭最 ,皆衿甲面缚,坐于中军之鼓下。”《后汉书·岑彭传》:“ 光武 知其谋,大怒,收 歆 置鼓下,将斩之。” 李贤 注:“中军将最尊,自执旗鼓。若置营,则立旗以为军门,并设鼓,戮人必於其下。” 唐 杜牧 《台城曲》之二:“ 王颁 兵势急,鼓下坐 蛮奴 。”...
来人的意思:◎ 来人 láirén[bearer;messenger] 送取东西来的人,带信人收条请交来人带回...
山头的意思:◎ 山头 shāntóu(1) [hilltop]∶山的顶部(2) [the top of a mountain]∶山峰(3) [faction]∶比喻独占一方的宗派拉山头...
山人的意思:◎ 山人 shānrén(1) [hermit]∶指隐士山人墨客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唐· 王勃《赠李十四》(2) [fortune-teller]∶旧称以卜卦、算命为职业的人;方士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元· 罗国宾《罗李郎》...
瓦鼎的意思:陶制有耳有足的炊器。《后汉书·礼仪志下》:“东园武士执事下明器……瓦鼎十二,容五升。” 宋 陆游 《初到荣州》诗:“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
往来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去和来。 (2) (动)互相访问;交际。 [构成]并列式:往+来 [例句]你们要时常往来。(作谓语)...
下山的意思:◎ 下山 xiàshān(1) [go down the hill]∶从山上走向山下(2) [(of the sun) set]∶太阳西下太阳还没下山,我们就干完了◎ 下山 xiàshān[(of coal mining)slant roadway] 地下采矿时挖掘的没有直通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主要用来由下向上运送矿石...
香火的意思:◎ 香火 xiānghuǒ(1) [joss sticks and candles burning at a temple]∶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烛火香火甚盛(2) [burning joss stick]∶燃点的香用香火点爆竹...
箫鼓的意思: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 燕 赵 歌兮伤美人。”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 唐 李白 《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 黄河 。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