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郡斋作寄所知
明 · 王廷陈
刺史章初绾,交游迹已睽。
质随江北化,诺与汝南齐。
牒吏窥松径,舆人候药畦。
藉膏期不润,戴李保无蹊。
葵准公仪拔,棠如召伯栖。
疏慵优记马,奋激劣啼鸡。
那敢苍鹰效,频将白鹤携。
宦情缘病少,乡梦被愁迷。
投劾终如范,不堪诚类嵇。
何年衡岳上,初服遂攀跻。
质随江北化,诺与汝南齐。
牒吏窥松径,舆人候药畦。
藉膏期不润,戴李保无蹊。
葵准公仪拔,棠如召伯栖。
疏慵优记马,奋激劣啼鸡。
那敢苍鹰效,频将白鹤携。
宦情缘病少,乡梦被愁迷。
投劾终如范,不堪诚类嵇。
何年衡岳上,初服遂攀跻。
鉴赏
此诗《初至郡斋作寄所知》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初到郡府官署时的内心感受和对过往友情的怀念。
首联“刺史章初绾,交游迹已睽”,点明诗人新任刺史,与往日的交游好友已难再相聚,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颔联“质随江北化,诺与汝南齐”,以江北、汝南两地的自然景象比喻,表达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自己坚守承诺的决心。
颈联“牒吏窥松径,舆人候药畦”,描绘了郡府官署的日常景象,牒吏在松林小径旁忙碌,舆人在药田边等待,展现了官府工作的繁忙与秩序。
尾联“藉膏期不润,戴李保无蹊”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自省,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像李广一样公正无私,不受权势左右。
接下来,“葵准公仪拔,棠如召伯栖”运用典故,借葵花、棠梨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清廉官员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古代贤臣的敬仰。
“疏慵优记马,奋激劣啼鸡”两句,通过对比疏懒与勤奋、慵懒与努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那敢苍鹰效,频将白鹤携”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不愿成为权力的鹰犬,而更倾向于保持高洁的品行,如同白鹤一般自由自在。
“宦情缘病少,乡梦被愁迷”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宦海沉浮使他感到疲惫,乡愁却因忧愁而更加浓烈。
最后,“投劾终如范,不堪诚类嵇”表明诗人决心像范蠡那样适时隐退,避免官场的纷扰,同时也暗含对自己品格的自信,如同嵇康般正直不阿。
“何年衡岳上,初服遂攀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期待有一天能像登山一样,克服困难,达到理想的高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也有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同时展现了诗人对清廉、正直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