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张子公以圆鉴见寄作诗报之赏析

张子公以圆鉴见寄作诗报之

宋 · 李纲
我观大圆鉴,瑩澈靡瑕垢。
清光溢寒蟾,碧井窥古甃。
冰池绝埃尘,玉璧无肉好。
不知何年铸,款识杂篆籀。
冷然照肝胆,况烛须眉秀。
英英张公子,辍赠意独厚。
使我正衣冠,更以别妍陋。
嗟予罹百忧,半世困驰骤。
苍浪齿发衰,已觉成老丑。
幸兹置宽闲,闭户念往咎。
冠攲与佩落,颠倒散襟袖。
平生遭谤谗,白黑坐分剖。
逝将杜德机,渐可塞智窦。
岂徒齐美恶,端欲一昏昼。
鉴焉何所施,无乃虚授受。
聊持戏凤匣,藏此蟠螭纽。
精光秘不露,犹使魑魅走。
讵逃鹦鹉形,时作蛟龙吼。
君看方寸间,此物谁蔽覆。
灵台湛虚明,广博含宇宙。
纤毫莫凝结,万象悉笼囿。
宁随古今移,不逐面目皱。
人人各具足,一一谢雕镂。
无尘安用拂,表里自通透。
诸佛亦何为,四智此为首。
祖师持出游,法器久已就。
那将清净眼,更入烦恼蔀。
随缘梦幻中,坐阅蛮触斗。
本来妙明心,一念證无漏。
持此还寄君,试问承当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对友人张子公赠送的圆形镜片的感怀之作。诗中描绘了对镜子的赞美,以及通过镜子反思自我、审视内心世界的深刻寓意。

首句“我观大圆鉴,莹澈靡瑕垢”直接赞美了镜子的纯净无瑕,如同清澈的水面,没有丝毫污点。接着,“清光溢寒蟾,碧井窥古甃”运用比喻,将镜子比作月光下的碧绿井水,映照出古老的石井,形象地展示了镜子的明亮和深邃。

“冰池绝埃尘,玉璧无肉好”进一步强调了镜子的清洁和完美,如同冰清玉洁的池水,没有一丝尘埃,又如温润的玉璧,表面光滑无瑕。接下来,“不知何年铸,款识杂篆籀”则表达了对镜子来历的神秘感,暗示其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冷然照肝胆,况烛须眉秀”揭示了镜子的实用功能,不仅能够映照出人的外貌,还能映照出人的内心世界,让人在审视自己的同时,也能看到他人的优点与不足。

“英英张公子,辍赠意独厚”表达了对友人赠送的感激之情,张公子的礼物不仅珍贵,更是心意深厚的表现。接下来,“使我正衣冠,更以别妍陋”鼓励人们通过镜子来正视自己的形象,分辨美与丑,从而提升自我修养。

“嗟予罹百忧,半世困驰骤”诗人自述生活的艰辛与忙碌,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苍浪齿发衰,已觉成老丑”描述了岁月的无情,让诗人感到自己已经步入老年,形象地反映了时间的流逝。

“幸兹置宽闲,闭户念往咎”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反思过去,寻找内心的平静。“冠攲与佩落,颠倒散襟袖”通过具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卸下负担后的轻松与自由。

“平生遭谤谗,白黑坐分剖”回顾了诗人一生中的遭遇,面对诽谤与误解,他始终保持内心的清明。“逝将杜德机,渐可塞智窦”表达了诗人决心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心灵的纯净与智慧的充实。

“岂徒齐美恶,端欲一昏昼”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希望通过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超越外界的美丑与昼夜的更替,达到一种永恒的和谐状态。

“鉴焉何所施,无乃虚授受”最后,诗人思考镜子的作用,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映照,而非外在的物质。

整首诗通过对镜子的赞美,深入探讨了自我反思、内心平静、智慧追求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