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黄河赏析

题黄河

宋 · 邵雍
谁言为利多于害,我谓长浑未始清。
西至昆崙东至海,其间多少不平声。

拼音版原文

shuíyánwèiduōhàiwèichánghúnwèishǐqīng

西zhìkūnlúndōngzhìhǎijiānduōshǎopíngshēng

注释

谁言:有人认为。
为利:追求利益。
多于害:超过危害。
我谓:我认为。
长浑:长久以来。
未始清:未曾真正清净。
西至:从西边到。
昆崙:昆仑山。
东至:到东边。
海:海洋。
其间:这期间。
多少:许多。
不平声:不公平的声音。

翻译

谁说利益总是大于危害,我认为长久以来世界并不清澈。
从西边的昆崙山到东边的海洋,这其中蕴含了多少不公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题黄河》,以黄河为题材,表达了对世间纷扰与不公的感慨。首句"谁言为利多于害"质疑了世人普遍认为追求利益大于危害的观点,暗示了现实中的复杂性。接着,诗人说"我谓长浑未始清",强调黄河水虽长且浑,却并非始终不清澈,暗指世事亦有清澈公正之时,但不常在。

"西至昆崙东至海"描绘了黄河源远流长,从西部的昆仑山延伸到东部的海洋,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广袤和深远。最后,"其间多少不平声"直击主题,指出在这广阔天地间,存在着无数的不平之声,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的忧虑和关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黄河之水抒发了对人间世态炎凉的洞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批判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