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子瞻送子敦赴河北都运次韵
宋 · 范祖禹
顾公涉沧海,宇宙观奇伟。
十年守沈冥,应笑柱下史。
动静虽有殊,要之盖棺已。
迩来拜东台,岩穴弹冠喜。
昂藏出风尘,壮志在千里。
忽持肤使节,急病仁为美。
翰林出新诗,风霆奔落纸。
朝廷日清明,君子慎所履。
行当继禹功,洒灾澹洪水。
过我伊洛间,松风醒俗耳。
十年守沈冥,应笑柱下史。
动静虽有殊,要之盖棺已。
迩来拜东台,岩穴弹冠喜。
昂藏出风尘,壮志在千里。
忽持肤使节,急病仁为美。
翰林出新诗,风霆奔落纸。
朝廷日清明,君子慎所履。
行当继禹功,洒灾澹洪水。
过我伊洛间,松风醒俗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涉:渡过。宇宙观:广阔的眼界和见识。
沈冥:沉寂、默默无闻。
柱下史:古代官职,此处指地位不高。
盖棺已:到死方休,一切都已定论。
东台:古代官署名,此处指高官职位。
岩穴:隐士居处,比喻隐逸生活。
肤使节:指使者身份,象征责任重大。
仁为美:以仁爱为美德。
风霆:疾风雷霆,形容文笔犀利。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洒灾:消除灾害。
伊洛:古代河流名,此处代指中原地区。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象征高洁。
翻译
顾先生横渡沧海,眼界开阔,见识奇异壮丽。十年默默无闻,坚守清静,恐怕连柱下史都会对他微笑。
尽管动静不同,但最终都归于平静,到生命结束时一切已定。
近来他被任命为东台官员,隐士们也为他出仕而欢喜。
他豪迈地走出尘世,胸怀抱负,志向远大。
忽然间他肩负重任,以仁爱之心对待疾苦成为美德。
翰林院中他的新诗如风雷般激荡,跃然纸上。
如今朝廷日渐清明,君子们更应谨慎行事。
他将继承大禹的功绩,消除灾难,治理洪水。
他路过伊洛之间,松涛声唤醒了世俗的耳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范祖禹为友人苏轼(子瞻)的弟弟子敦赴任河北都运而作的和韵诗。诗中赞扬了顾公(可能是某位友人或历史人物)的壮志豪情,他如涉沧海般见识广博,有着宏伟的宇宙观。诗人提到顾公十年潜心修炼,不求显达,与柱下史(古代官职)的低调形成对比。后来,顾公被任命为东台官员,岩穴之士也为此欣喜,意指他从隐逸走向仕途。
诗中还表达了对子敦出仕的期待,希望他能以仁爱之心处理政务,如同疾风迅雷般写出新诗。诗人鼓励子敦效法大禹治水的功绩,以清廉公正的态度治理地方,路过伊洛流域时,他的行动将如松风般唤醒百姓的视听。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激励,也有对高尚品德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道德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