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舅坟庵
宋 · 李洪
昔年把酒共看山,犹冀相从物外閒。
零落山邱遽如许,膏肓泉石许谁攀。
形神孰与论三住,梦幻全真悟八还。
拱柏乔松助萧瑟,独乘明月弄潺湲。
零落山邱遽如许,膏肓泉石许谁攀。
形神孰与论三住,梦幻全真悟八还。
拱柏乔松助萧瑟,独乘明月弄潺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昔年:过去。把酒:饮酒。
共看山:一起赏山。
犹冀:还期待。
相从:相伴。
物外閒:世外的悠闲。
零落:凋零。
遽如许:突然如此。
膏肓:形容病重无法救治。
泉石:山泉岩石。
攀:攀登。
形神:形体和心灵。
孰与:哪个更。
论三住:讨论停留的三种状态(生、死、涅槃)。
梦幻:梦幻世界。
全真:完全理解。
悟八还:领悟生死轮回八次。
拱柏乔松:高大的柏树和松树。
助萧瑟:在风中摇曳。
独乘:独自。
明月:明亮的月亮。
弄潺湲:欣赏潺潺流水。
翻译
当年我们一起饮酒赏山,还期待能一同在世外享受悠闲。如今山川零落,变化如此之大,泉石美景还能与谁共享。
形体和心灵哪个更重要?在梦幻与真实中我已领悟到轮回的八次往返。
高大的柏树和松木在风中摇曳,只有我独自一人,在明亮的月光下欣赏潺潺流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开篇两句“昔年把酒共看山,犹冀相从物外閒”表达了诗人过去与友人共同饮酒观赏山川的美好时光,以及希望在精神上超越物质世界的愿望。
接着,“零落山邱遽如许,膏肓泉石许谁攀”两句则形象地描述了自然景色的荒凉与壮丽,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无比的赞叹和向往,以及面对如此宏大景致时的人微不足道。
“形神孰与论三住,梦幻全真悟八还”中,“三住”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三种境界,而“八还”则是佛教中修行到达的一种境界。这两句表明诗人对禅宗或佛法有所理解,并试图通过这种精神修持达到心灵的解脱。
最后,“拱柏乔松助萧瑟,独乘明月弄潺湌”则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超然物外的状态,通过对坚韧不拔的古柏和萧瑟之声的描绘,以及独自驾驭明月,玩弄流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与大自然合一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超脱尘世、向往山林以及对佛法禅宗的理解,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