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余病脾气李宜中教余服仙茅乃从彦周乞之彦周袒肩荷临济呵余钝根败阙病辄服药是以生死为二耶得药作此谢之赏析

余病脾气李宜中教余服仙茅乃从彦周乞之彦周袒肩荷临济呵余钝根败阙病辄服药是以生死为二耶得药作此谢之

宋 · 释德洪
嗟余早衰人,多病良业疾。
脾劳禁晚餐,腿重怯下湿。
尔来又增添,冷气攻胁脊。
愁坐如蹲猿,呻吟喧四壁。
闻世有仙茅,温中等金石。
恐能祛吾疾,侥倖延馀息。
我家小郎君,道眼窥罅隙。
恐余偷心在,指数烦口击。
负负无可言,颓然惭道力。
检蜜念慧远,诵咒忆罗什。
两翁例一笑,颠倒不足惜。
世尊病须乳,侍者遣行乞。
达磨五遭毒,知毒乃敢食。
佛祖岂贪生,避就唯恐失。
二者如不坐,吾罪亦可释。
想见读此诗,笑中和易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余病脾气》。诗中描绘了诗人因病体不适而产生的种种烦恼与挣扎,以及在寻求治疗过程中对佛法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便以“嗟余早衰人,多病良业疾”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与疾病困扰的感慨。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自己身体的不适,如“脾劳禁晚餐,腿重怯下湿”,“尔来又增添,冷气攻胁脊”。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病痛带来的痛苦与不便。

在面对疾病时,诗人尝试寻找治疗方法,“闻世有仙茅,温中等金石”,并表达了对仙茅的期待,希望它能治愈自己的疾病。“恐能祛吾疾,侥倖延馀息”一句,既体现了对药物的渴望,也流露出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然而,在寻求治疗的过程中,诗人也遇到了来自家人的担忧与责备,“我家小郎君,道眼窥罅隙。恐余偷心在,指数烦口击”。这反映了家庭成员对诗人健康状况的关注与关切,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诗人可能存在的逃避现实行为的警惕。

面对这些困境,诗人反思了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负负无可言,颓然惭道力”。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过于消极与悲观,因此感到羞愧,并开始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在这一过程中,诗人想到了两位高僧——慧远与罗什,通过诵读他们的教诲,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力量。同时,他也联想到了佛祖与达磨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法的理解与实践。

最后,诗人以“想见读此诗,笑中和易色”结束,表达了对读者的理解与接纳的期待,以及对自己内心转变的肯定。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疾病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其在佛法引导下的心灵成长与自我救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