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陡寒
晓起衣裳单,呼儿理新袷。
香粳应时刈,坏室初置锸。
一饱仍偃卧,山中意已洽。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山中陡寒》描绘了山中居民在突然遭遇严寒时的生活情景。首句“居人忘岁年”表现了人们沉浸在日常生活中,对季节变换可能不太敏感,直到寒风乍起才猛然意识到冬日的到来。次句“忽闻寒风发”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意外感。
“晓起衣裳单”写出了清晨起来,人们发现衣物不足以抵挡寒意,需要唤儿帮忙添衣。“呼儿理新袷”这一细节展现出家庭的温馨和互助。接着,“香粳应时刈”描述了农人在寒气中收割适时成熟的稻谷,显示出农事的艰辛与顺应自然。
“坏室初置锸”则描绘了为了抵御寒冷,人们开始修缮房屋,准备应对冬季的居住条件。“一饱仍偃卧”表达了在填饱肚子后,人们疲惫地躺下休息,尽管环境艰苦,但内心却感到满足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惬意。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山中居民在陡然降温时的应对方式,以及他们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顺应,富有生活气息和朴素的情感。
词语解释
风发的意思:(1).风起。《诗·桧风·匪风》:“匪风发兮,匪车揭兮。”《魏书·中山王英传》:“即如 黄石公 所谓战如风发,攻如 河 决。”(2).比喻迅疾。 汉 扬雄 《河东赋》:“风发飆拂,神腾鬼趡。”《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军到,风发相赴。” 胡三省 注:“风发,言其速也。”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青年之所思惟,大都归罪恶于古之文物,甚或斥言文为蛮野,鄙思想为简陋,风发浡起,皇皇焉欲进 欧 西之物而代之,而于适所言十九世纪末之思潮,乃漠然不一措意。”(3).奋发。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
寒风的意思:◎ 寒风 hánfēng[cold wind] 寒冷的北风寒风刺骨...
居人的意思:◎ 居人 jūrén[inhabitant] 住在家里的人;居民巷无居人...
岁年的意思:(1).年月;时光。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旅游 京 洛 ,颇积岁年。”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和策》:“臣观西戎蓄祸,积有岁年。” 明 高启 《松隐居为戴叔能赋》诗:“山中相依岁年久,羡君独结苍髯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且移无用之岁年为有用之岁年,移空费之脑力为实益之脑力。”(2).一年。指短时间。 清 恽敬 《与汤敦甫书》:“春间得復书,儒者之气盎然楮墨,及读其辞,益知先生之所养,非岁年所能至也。”...
香粳的意思:亦作“ 香秔 ”。一种有香味的梗米。产 江 浙 一带。《文选·张衡<南都赋>》:“若其厨膳,则有 华薌 重秬, 滍 皋香秔。” 吕向 注:“香秔,稻名。” 唐 李颀 《赠张旭》诗:“荷叶裹江鱼,白甌贮香秔。”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粳》:“香粳,长白如玉,可充御贡,皆粳之稍异也。”...
偃卧的意思:指平躺着休息或睡觉,身体完全放松。...
衣裳的意思:◎ 衣裳 yīshang[clothing]衣服的通称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应时的意思:◎ 应时 yìngshí(1) [in season;seasonable]∶合于时令的应时小菜(2) [at once;immediately]∶立时;立刻;马上车子一歪,应时他就摔了下来...
中意的意思:喜欢、钟爱、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