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其三)
宋 · 黄庭坚
前有熊罴咆,后有虎豹号。
已出涧谷底,更陟山阪高。
五日一并食,十年一缊袍。
未知归宿处,岂惮鞍马劳。
已出涧谷底,更陟山阪高。
五日一并食,十年一缊袍。
未知归宿处,岂惮鞍马劳。
注释
咆:形容熊罴大声吼叫。号:虎豹的叫声。
涧谷:山谷。
阪:山坡。
并食:一起吃饭。
缊袍:破旧的袍子。
归宿:最终的去处或归宿。
鞍马劳:骑马劳累。
翻译
前方有熊罴怒吼,后方虎豹齐声嚎叫。已经走出山谷低地,继续攀登陡峭山坡。
五天共享一次食物,十年才换一件粗布袍。
还不知归宿何处,怎会怕旅途的艰辛劳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在艰难险阻中前行的情景。前两句“前有熊罴咆,后有虎豹号”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如同被猛兽包围,环境凶险。接着,“已出涧谷底,更陟山阪高”描述了他从低谷走出,不断攀登陡峭山坡的过程,显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五日一并食,十年一缊袍”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主人公生活的艰苦,五天才能饱餐一次,衣物破旧十年未换,揭示了他贫困的生活状态。然而,诗人并未流露出畏惧或抱怨,反而以“未知归宿处,岂惮鞍马劳”结尾,表现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旅途劳顿的无畏,展现出一种积极向前的决心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公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毅力,以及他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黄庭坚的诗歌风格质朴而深沉,这首诗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