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陆鸿渐旧居
唐 · 齐己
楚客西来过旧居,读碑寻传见终初。
佯狂未必轻儒业,高尚何妨诵佛书。
种竹岸香连菡萏,煮茶泉影落蟾蜍。
如今若更生来此,知有何人赠白驴。
佯狂未必轻儒业,高尚何妨诵佛书。
种竹岸香连菡萏,煮茶泉影落蟾蜍。
如今若更生来此,知有何人赠白驴。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楚地的客人从西边来造访旧日的居所,阅读石碑寻找传记看见了终结与起始。假装疯狂不一定轻视儒家的学问,德行高尚也无妨诵读佛教的经典。
在岸边种植竹子香气连着荷花,煮茶时泉水的倒影中映着蟾蜍。
如果现在再次生活在这里,想知道会有谁赠送白驴呢。
注释
楚客:指来自楚地的游子或客人。西来:从西面过来。
旧居:以前居住的地方。
碑:石碑,常用于刻写纪念性文字。
传:传记,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字。
佯狂:假装疯癫。
儒业:儒家的学说和事业。
高尚:德行高洁。
佛书:佛教的经典书籍。
种竹:种植竹子。
岸香:岸边的香气。
菡萏:荷花的别称。
煮茶:烹煮茶叶以备饮用。
泉影:泉水中的倒影。
如今:现在。
更生:再次生活或重生。
何人:什么人。
赠:赠送。
白驴:白色的驴,此处可能象征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寻访故人之情怀。开篇即点明主题:楚客西来,过往旧居,读碑寻传,追忆往昔岁月。
"佯狂未必轻儒业,高尚何妨诵佛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待传统儒家学问和佛法的态度,虽有佯狂之姿,但并不轻视儒生之业;而对于高尚的佛经,也持开放态度,不以为妨碍。
接着,诗人描写了环境景象:"种竹岸香连菡萏"透露出一派清幽雅致的意境,竹林旁边花香浓郁,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煮茶泉影落蟾蜍"则是诗人在此环境中品茶的情形,泉水清澈,茶香扑鼻,即使是蟾蜍投影,也不妨碍这份悠然自得。
最后两句"如今若更生来此,知有何人赠白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游旧地的期待和对昔日友人的思念,希望届时能再次得到朋友赠送白驴的款待。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记录了个人情感的流转,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