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嘉父见贻
宋 · 晁补之
使君心赏在高山,栎社宁烦匠石看。
能似鼠多愁渡谷,仕如鲇钝笑缘竿。
威仪披雾窥文豹,音韵当衢听玉鸾。
曾共广陵花下醉,绨袍应叹一何寒。
能似鼠多愁渡谷,仕如鲇钝笑缘竿。
威仪披雾窥文豹,音韵当衢听玉鸾。
曾共广陵花下醉,绨袍应叹一何寒。
拼音版原文
翻译
使君的心意倾注在崇高的山川,栎社之事岂能劳烦巧匠石来评判。能否像老鼠般忧虑重重地穿越山谷,做官之人如鳗鱼般愚钝却能笑对钓竿上的诱惑。
威严的仪表如同披着雾气探寻隐藏的文豹,美妙的声音在大道上回荡,如同玉鸾的鸣叫。
我们曾一同在广陵的花海中醉饮,穿着粗布衣裳的你,想必会感叹那时光是多么寒冷。
注释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栎社:古代祭祀树神的地方,比喻政务。
匠石:技艺高超的工匠。
鼠多愁:形容忧虑重重。
仕如鲇:比喻官场中人如鳗鱼般滑溜。
缘竿:比喻官场中的升迁。
文豹:比喻有才华的人。
玉鸾:美玉制成的鸾铃,象征美好的声音。
广陵:古地名,今江苏扬州一带。
绨袍:粗丝织成的袍子,表示简朴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再和嘉父见贻》。诗中,诗人以高山比喻使君的高尚品格,暗示其不需匠石(技艺高超的人)审视也能被认可。接下来,诗人通过“鼠愁渡谷”和“仕如鲇钝”,形象地描绘了使君虽处境艰难但仍坚韧不拔的形象,如同老鼠过谷虽愁但能渡过,像鲇鱼虽愚钝却能凭借竿子上进。诗人进一步赞美使君的威仪深藏不露,犹如豹纹隐于雾中,声音悦耳如玉鸾鸣于大道之上。
最后,诗人回忆与使君在广陵花下的欢聚时光,感叹那时的友情深厚,使君穿着绨袍的寒酸,更显出其人品的可贵。整首诗赞美了使君的内在品质和坚韧精神,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